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市场化是恶炒新股的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 09:10  大众证券报

非市场化是恶炒新股的根源


  聚焦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非市场化是恶炒新股的根源

  2006年8月5日,针对新老划断后第一新股——中工国际(002051)上市首日遭到疯狂恶炒的现象,《大众证券报》和读者们进行深入探讨,得出的结论是:非市场化是恶炒新股的根源。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依然毫不过时。

  股市是一个市场,是市场就有供给和需求,供求关系是决定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唯一标准,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经济学还告诉我们,如果想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可以采取两种手段,一是减少供给,二是增加需求。这样一来,市场就会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就会成为必然。现在的新股发行上市,虽然扛着全流通的大旗,但是实际上却隐藏了大量的股票供给。

  对于解决办法,2006年,我们就曾指出:“长远来看,真正市场化必然是管理层最终不二的选择,市场不怕IPO,但是害怕垃圾公司,害怕泡沫,害怕投资陷阱。我们期待着新股发行上市更市场化。”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大众证券报》和读者们所期待的新股发行上市“真正市场化”没有成为现实。管理层依然坚持着向融资者倾斜。从2006年的中工国际(002051)到现在的水晶光电(002273),充分暴露了新股发行体制的弊端。一级市场虚假繁荣,虽然发行价过高,发行市盈率过高,也仍然可以很容易以极低的中签率发行出去,上市首日毫无悬念地被疯狂暴炒。流通率太低成为产生泡沫的主要根源,等待解禁的限售股比例极高,新老划断后发行的新股给市场带来了比老股多好几倍的低成本,持股时间短的增量大小非,成为股市持续暴跌的主要根源。

  我们希望管理层能够广泛征求市场参与者意见,拿出合理的方式发行新股,如果暂时找不到合理的办法,可暂时实行按市值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管理层应当加强对利用权力、关系低成本套利的监管,对于利用权力、关系在新股上市前低价参股,解禁后高价套现的行为严格审查,避免有这种现象的企业过会上市,已经过会上市的应当制订规则予以处罚。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中工国际吧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