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项措施化解大小非困局 把握08年最后机遇(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 14:18  《当代金融家》

  把握2008年最后的机遇

  距离年终还有一个季度的时间,年底前三个月的政策调整对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好调整工作。

  首先,利用通货膨胀"做点事"。如何利用通胀做点事?第一,通胀可以让富人手里的钱变毛,让通胀缩小贫富差距。第二,采取适当的补贴政策,理顺农产品价格。应该放开猪肉价格,财政钱多,利用通胀可以让中国的保障制度尽快完善。测算一下,中国十几亿人口,就算有一亿个家庭吃不上猪肉,一亿个家庭一年补2000元,才2000亿,就是去年股票交易印花税2005亿的数额。美国的财政多少钱花在了保障上,多少钱是政府的行政开支?中国的财政主要是行政开支。而2008年,除了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拿财政补贴低保人群,新加坡也在补,美国也在补,都是用财政政策应对通胀,让自己的人民不吃亏。外国人都愿意来中国,因为我们什么都便宜,理发20元或25元人民币,他们那里是30美元或4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通胀干点事,要抓住这个机遇。

  其次,利用股市泡沫"做点事"。

  去年,中国的IPO融资是4552亿人民币,世界第一,比美国多130亿美元。股市里的钱,实实在在要在上涨的时候,把融资再融资做起来,把钱引到上市公司,中国这么多好的项目要发展起来,这不是在化解流动性吗?何必非要看着它别扭,认为指数高了就有风险。

  再次,利用美国的经济衰退"做点事"。美国衰退是中国的机遇,抓紧时间转型。我们能不能从制造业的低端向服务业和金融业转型,股市是关键。中国的外汇储备这么多,世界一流大公司可以到中国来,中国市盈率高,是最有竞争力的。来了以后他的钱必须要投出去,我们的外汇就可以带走一批。不管是H股公司,还是大公司在融资中,适当也可以做这样的考虑,把我们的外汇储备消化一点,这种联动性是正相关的。

  我们要避免陷入两个认识误区:第一,没有看到现在的金融时代是以证券金融为主导,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第二,把股市当坏孩子,从骨子里并不喜欢它,只是对其利用、限制、改造,股价一起来就怕它闹事,赶紧把它压下去。

  我们能否从改革的角度、从现代经济的角度、从股市本身来分析大小非的问题,这里面有许多问题要研究,要深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既要考虑到眼前的救市之道,又要有根除病因的深谋远虑。

  股权分置改革一直有争论,大家都希望从争论中找到正确的方向。现在看,股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具体方法还需要继续探索。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中国改革30年的历程,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没有邓小平同志"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中国就不会从那样一个困难的局面走过来的,实现今天举世瞩目的发展。股市走到今天也需要总结,我们如何利用好经济好的基本面,抓住机遇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来,打出中国股市的一手"好牌",让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市场三方共赢。

  从股改的角度看,只要政策和认识对头,方法得当,股市很快就可以好起来。中国股市在4000点以上,是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但是,如果不从思想和方法上反思,端正股市发展的正确思路,就无法解除对中国股市的格局和中国经济的担忧,对未来三年的发展也难以乐观。

  我们曾经遇到过2004年困境中求发展的机遇,那时,似乎所有人都说中国要发生危机,否则,决策层不会说"银行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中国的金融机构随着股市的发展脱困了,中国的国企随着股市的发展也脱困了。2008年,我们又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应该抓住。

  (刘纪鹏为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北伟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