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管齐下治理大小非(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 13:08  上海国资

  监管大股东

  我们知道第一大股东在限售股减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其他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股票实际供应量,是减持过程中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其监管显得愈发重要。

  我们的建议是,第一大股东一次性减持较大比例股份,例如1%以上时,必须公示减持原因,这样有利于其他投资者了解内情,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其次,第一大股东累积减持股份达到一定比例,例如5%时,必须澄清是否有未公布重大事项,公司主业是否运营正常。

  另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要加强上市公司业绩监管,防止大股东利用“表象”业绩或虚假信息哄抬股价并趁机减持的行为。一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增长率等“表象”业绩制造业绩优良的假象,达到高价减持的目的。

  股改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无非是取得融资或保留上市资格等,可以减持后,公司财务状况直接影响到大股东的减持收益,因此,大股东调节利润的冲动迅速增强,这也成为监管的重点所在。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的监管方式有:在近两年的减持高峰期内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半年报审计,有必要时,要求其进行季报审计;第二,要求上市公司对利润构成及可持续性作合理分析;第三,加强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传闻核查,要求上市公司及时自查,严密监控股价异动公司。

  发挥国资委监管职能

  目前市场担心的是国有大非的减持。大多数人意见仍认为出于控股的考虑,国有大非不可能大范围减持。但目前企业普遍融资难,融资渠道在今年更显狭窄,所以对其减持前景预计绝不能过于乐观。

  可能大部分人认为限售股监管是证监会的职责,事实上,国资委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股改限售股而言,有80%的股份为国有股,而对于首发原股东限售股来说,由于近两年新上市股份中,国有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国有限售股就更多了。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直接领导者,对国有股份的监督管理或许会比证监会监管更迅速、有效。

  对国有限售股减持程序实行严格管理和审批制度显然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应将国资改革和限售股管理结合起来。在未来减持的国有限售股,通常集中在国资需要退出的领域,减持的股份最好能转移到具有中长期投资理念的产业资本手中,这种资金不会在二级市场迅速变现,而且也有利于产业长期发展。

  信息的及时披露在现在是非常必要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必须建立和完善限售股减持的事前和事中监管制度。我们发现,大股东在减持前,股票价格大多是上涨的,而一旦减持完毕,价格下跌。而投资者通常只有在减持公告发出时,才知道大股东减持了股份,但这时未免为时已晚。

  加强信息披露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有减持意愿的限售股股东必须提前披露减持计划,例如,未来一个月内减持若干股份,这样市场就会形成一定预期,也对投资者有所提示,避免股价大幅波动,也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其次,减持过程中即时披露,最好能做到当天披露。目前,很多公司对减持情况采取了阶段性披露的方式,如某一段时间内某股东减持了多少股份,这使市场信息大为滞后,因此当日减持当日披露可以大大提高市场有效性。

  公平地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企业解决融资渠道亦是必然。目前很多企业资金困难,面对股市低迷,他们不是不想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而是没有现金流。从刚出来的中报可以清楚地看出,现金流普遍下降,有的企业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4.86%,所以企业大小非难免会从二级市场套现。监管层可以多在金融产品上创新,比如发展债券、信托和产业基金等,从这一角度来说,堵不如疏。

  作者系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高级分析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