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振股市应关注法人治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 11:25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交给投资者一个放心的上市公司,进而夯实证券市场的基础、提振股市信心,应该是我们救市政策中的题中之意

  丁文奇/文

  上证综指从最高点的6124点算起,半年多来最大下跌幅度已达60%以上,竟然超过了正在发生金融动荡的越南,一举夺得今年以来全球股市下跌之冠。

  一时间各种悲观论调甚嚣尘上,众多专家学者的救市言论也此起彼伏。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就会发现国内形势总体要好于国际形势。

  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面临的是高通胀、高油价的冲击,加之次贷危机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影响,经济面临衰退的危险,目前正在漩涡中挣扎。反观国内,虽然去年以来一直面临由于国际主要资源价格高企、美元贬值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加之今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当前正面临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加剧的压力。但在中央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陆续出台后,“双防双控”的目标基本实现,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可以说,国内经济虽有隐忧,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

  不过我们还是注意到,虽然近期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大幅降低印花税、严格限制大小非减持、严格审核上市公司融资等措施,股市也曾一度上涨,但在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市场融资压力巨大、大小非减持意愿强烈的背景下,投资者的信心恢复显然还需时日。

  由此也不难看出,除了努力维持经济的基本面保持平稳外,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交给投资者一个放心的上市公司,进而夯实证券市场的基础、提振股市信心确实也应该是我们救市政策中的题中之意。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除了要有好的经营业绩以外,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搞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要符合中国国情

  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内部机构之间相互制衡的一种机制。公司制是一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正因为这种权利的分离,才相应形成了公司的权利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回顾公司法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的公司立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对比较成熟。在目前的西方公司治理中,为了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股东大会的权限正在被弱化,董事会权限逐渐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大大加强。

  反观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种组织形式,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而诞生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们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还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短短20多年,我们从企业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一人决策到初步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机构相互制约和分权的结构,其进步是不可否认的。

  我们要研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明确的是: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验,前几年世通公司的丑闻、此次的次贷危机等都充分暴露了西方国家在公司治理和市场监管方面的缺陷,同时也说明西方的经验不是万能的。我们完成法人治理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司制,有利于解决现在已经出现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