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A股市场暴跌背后的估值之惑(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A股市场暴跌背后的估值之惑(2)

插图/刘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李先明则表示,A股市场维持弱势整理格局,平均市盈率有一定程度下降,A股市场的分歧依然明显。“我们预期,在A股阶段性估值风险得到较为充分释放以及在近期政策利好不断等因素刺激下,未来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有望逐步恢复。”

  他认为,在板块方面,轻工制造、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等板块的估值近期表现相对较好,反映投资者对业绩表现出色公司的关注程度在提高,由此使得在未来年报披露高峰阶段,良好的年报业绩有望成为市场的焦点之一。“品种选择方面,我们坚持认为,具备估值和业绩增长潜力的金融服务类个股,将有望成为下阶段市场的焦点之一,同时,受政策支持明显的医药板块以及近期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有色金属板块,将继续成为我们在下阶段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品种。”

  通胀下的估值

  通胀水平也足以影响到市场估值体系的回归。联合证券分析师杨伟聪分析指出,控制通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都要付出代价。大宗商品价格迭创新高,这种资本造就的价格恶性循环,必将以伤害实体经济为代价而告终,而这种实体经济的伤害将始于企业不堪经营成本迅速提升而导致破产。“我们所关心的是,面对国际环境,国内经济是否仍能独善其身,或是也不得不放缓增长步伐,甚至牺牲某些行业的利益作为代价?那么,面对这场控制通胀的战斗,国内的资本市场做好准备了吗?”

  他认为:“市场的投资策略是以短期的轮动应对长期的不确定性。”在流动性充沛的余波中,积极微调的投资方式将更现实,2008年超预期的政策出台成常态,因此出其不意的宏观或行业调整政策将考验投资人的持股心态,特别是仍持2006~2007年选股原则的投资者。“应关注通胀下产品提价的主题,主要关注市场刚性需求的农产品以及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后产品定价能力提高的行业,如白家电行业;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政府中提到‘加大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因此重点关注教育、医疗、住房等行业变化和投资。”

  一位职业投资者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金属、化工、农产品等渐次展开涨价浪潮,并一度造就和正在造就一个个阶段性牛股,“在我看来,这些简单因产品涨价而导致业绩(及预期)大增的行业个股,很少有值得投资人长期持有的公司。”

  “投资这类公司的要点是:你不能按照短期一两年的业绩来定价,更多的是要以总市值及市销率来定价,同时要尽力避免在业绩很好时买进,因为涨价会引来很多人的加入而让行业利润快速下滑,同时渐次的涨价最终会导致成本提高,因此也吞噬利润。总之根本逻辑就是简单的产品价格上涨是不可能持续长久带来超额利润。”

  对于一季度业绩,券商分析师普遍持谨慎姿态,这或许也是影响未来估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申万证券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开始调低上市公司业绩预测,将2008年一季度不含中石油等5只新股在内的A股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增速下调为35%,远低于大多数人此前给出的40%~50%的盈利增长水平。蔡臻欣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