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A股市场暴跌背后的估值之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A股市场暴跌背后的估值之惑

插图/刘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随着沪深股市的连续破位下行,原先牛市中树立起来的估值体系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日前一位私募基金总管就此话题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强势市场中伴随着参与各方的乐观情绪,股价估值水平也水涨船高,几乎未来看得见的、能算进来的业绩利好预期都被预先算了进来。估值体系其实成为一种助涨工具,参与者也在日益高涨、不断挑战想象力极限的估值水平下心安理得地享受价值投资的果实。

  而一旦市场转为弱势,市场参与各方心态趋于悲观,那么估值体系也随即面临自身的回归,原先的PEG乃至市梦率等一度信誓旦旦的估值标准成为空中楼阁,市场重新以PB(净资产倍率)等一些定义严格得多的指标来衡量股价,且随着股价下跌,估值标准也愈发苛刻,这时候估值体系的推倒重来就产生了一种助跌作用。

  估值大比拼

  那么,在沪指加速跌破4000点之后,我们又面对怎样的一个估值体系呢?

  经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沪深股市的PE水平在国际同业中依然偏高。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先明的测算显示,截至3月9日,道琼斯指数剔除亏损后PE为14.72倍,纳斯达克为21.42倍,中国海外指数为19.73倍,香港国企股指数为17.83倍,香港中资股指数为23.79倍,恒生指数为13.89倍。此外诸如法国CAC指数、德国DAX指数和英国富时100指数等均在10~11倍左右。

  与之相比,上证综指剔除亏损后PE则为35.21倍,深证综指为48.34倍,摩根士丹利MSCI A股指数为37.54倍,比起前述成熟市场的估值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这或许也是本周沪深股市再次大幅下跌,且无视境外市场因救市利好猛烈反弹的一个客观原因。

  而在估值的纵向比较方面,齐鲁证券分析师胡伟东认为,从历史上看,A股的合理估值区间为25~35倍PE。两市目前PE已回落到合理估值区域之内,股市的系统风险大大降低,可以说在4000点附近构筑底部的几率较大。“经测算,两市2007年25倍PE对应上证指数3406.18点。按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40%测算,上证指数4599.70点对应两市2008年24.11倍PE。这可能是未来一个阶段沪市波动的主要空间。”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鲁信文的视点则相对较冷静,他认为A股的合理估值是香港股市的估值加一个溢价,考虑到A股是封闭的市场,加个30%的溢价。目前,香港市场的H股估值大约14倍左右,那么A股的合理估值应该是17~18倍。现在是23倍,如果达到17~18倍的话,大约还要再下降20%。

  “股市还有一个矫枉过正的钟摆原理,这也是股市为什么复杂的原因。我们讲的估值都是相对的,真正的牛市里可以高估,熊市下也可以低估。股市不会到了合理的价值区间就能止住,这仅是一种理性化的判断。假如真的跌破3500点以后,政府可以出手。目前则可仍视为合理的调整,是可以接受的调整。”

  还有估值洼地吗?

  那么在券商分析师眼中,目前是否还存在估值洼地呢?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在估值水平方面,目前权重最大的银行股可谓上下两难,估值水平整体上已经较低,但面临的国内外不确定因素依然不少。“我认为目前具有估值安全边界和确定性成长的行业有:信托、银行、非汽车交运设备、化学原料、房地产、农药、航空机场。”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