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再融资两张脸:去年闻风而涨今朝一碰触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6:48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孙迎娣/文

  让我们来看看,再融资是如何变成波及全盘的“题材”的。

  当中国平安一举砸下1500亿的再融资预案让投资者尚未缓过神时,浦发银行传闻增发融资400亿的消息又给投资者来了当头一棒,虽随后浦发行正式公布再融资金额“缩水”至240亿,2月20日以来,中国石化大秦铁路中国联通等先后出现再融资的传闻,股价纷纷闻声大跌。一时间,再融资成为了“恶意圈钱”的代名词。

  但是,我们又不能反过来对再融资一棒打死,我们要辨析,哪些是流氓股,哪些是大西瓜。

  再融资并非唯一罪魁祸首

  由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作为“震源”的蓝筹大盘股“再融资大地震”让投资者看傻了眼。自1月21日中国平安公布再融资预案,截至3月5日,短短13天内上证指数下跌932个点,跌幅达17.99%。“再融资”在目前市场信心本已疲软的情况下成为投资者最忌讳的几个字眼,市场似乎害上了融资恐惧症。

  海通证券分析师向理财周报记者分析,再融资其本身对于短期市场特别是处于熊市来说是一个利空的影响因素。因为再融资必然意味着对市场资金量的分流,再融资本身对市场的影响很微小的,但若处于萎靡大盘环境下,再融资的利空影响就会被成倍放大,近月来“再融资门”事件导致股市大滑坡就说明了这点。

  而再融资并非股市大滑坡的主要因素,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发展现状也是影响股市走势的另一重要原因。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之所以股价直线下行其实是市场对这两只股票基本面的顾虑表现。中国平安去年因投资股市导致其2007年度收益率极高,但对于股市悲观情绪主导的2008年而言,中国平安要达到2007年的收益率是非常困难的,因而才导致二级市场股价的弱向走势;而浦发银行因受宏观调控影响,贷款增速放慢,从而也影响到了业绩增长,这也是导致近期银行整个板块走势弱于大盘的重要原因。

  但并非再融资对于股市来说都是利空因素,2007年初牛市格局中的再融资却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捧的题材。据不完全统计,在2007年前四个月实施再融资的1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2007年前四个月的简单平均增幅达到136%左右,对于处于牛市且基本面价值良好的公司来说,再融资更有可能是股价的“兴奋剂”。如比较典型的是2007年初处于牛市的万科。2006年12月25日万科公布定向增发结果,该公司向大股东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机构以10.50元/股的价格共发行4亿股股份,募集资金42亿元。万科当日涨幅3.23%,大盘当日涨幅也达3..93%。随后万科就以募集获得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

  公开增发股票半个月平均跌15.7%

  再融资可通过配股、发行可转债和增发等三种途径实现,但目前上市公司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增发的方式。据理财周报统计,截至3月5日,共有36家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增发方式再融资,共发行463567万股,总融资金额达602.8745亿元。其中,融资金额最大的是金融街,其融资总额达82.83亿元,紧跟其后的是泛海建设辽通化工西飞国际。泛海建设定向增发72.65亿元,辽通化工定向增发37.6亿元,西飞国际则先后两次定向增发总额达66.59亿元。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