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沉重的流动性:2008A股资金供求糊涂账(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 08:57 21世纪经济报道

  另一方面,“报告夸大了外贸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资金支持作用,”该人士指出,实际上,“外贸顺差增大及人民币升值对增加A股市场资金的供给意义不大”。2006年底以来,“推高A股行情的过剩流动性主要是居民储蓄的分流”。更深一层,是近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累积成果再次分配产生的财富效应,对居民储蓄的吸引作用。

  而外贸顺差增长和人民币升值趋势,主要影响的是市场对宏观环境的心理预期。两者的恶化加上宏观调控收紧,将引发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大环境逆转的担忧,进而质疑行情的发展前景,并采取更为谨慎投资策略——减少投资或持续观望。从这个角度会影响到市场资金供给,但不会直接造成资金削减。当然,从长期来看,宏观面的转冷会阻碍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但影响的也主要是市场的估值,而不是资金面。因此,经济层面的因素“不能构成外部资金实际扩充力度趋弱的判断”,上述分析人士强调。

  变数

  事实上,2008年的资金供给和需求都存在着较大的变数。

  从资金供给的角度,最大的变数在于居民储蓄的动向。目前的情况是,2007年底以来,新增A股开户数和新增基金开户数均呈持续回落态势。同时,由于2008年、2009年快速走向全流通带来的总市值膨胀以及可流通程度增加,国金证券也认为,“A股市场的储蓄资源优势,将迅速消耗”。

  但是,新增开户数的回落并不能完全说明,“储蓄资金转化为二级市场资金步伐的明显放慢”。新增开户数带来的是市场资金的“绝对增量”,并不能体现老帐户的“相对增量”。

  近两年来牛市的辐射,有入市意愿的居民已经达到一定比例,新增数量下滑有其自身规律作用。而占主导的老帐户资金变动情况并不清晰。不过,从记者了解到的长沙、广州、深圳等地的部分个人投资者,其资金抽离意愿未见明显,自有资金投向首选的还是股票和基金。有部分投资者甚至通过信贷筹集资金加仓股市。“把钱放在银行是傻子”则成为他们一致的观点。可见,如果扣除居民收入增加部分,储蓄资金回流银行的趋势判断,也值得商榷。

  同样,这一轮牛市还激发出储蓄资金的逐利欲望。由于投资渠道的匮乏,一旦行情好转,资金涌入银行的流量将明显增加,这一点仅从新开户数的“绝对增量”已经得到了验证。“‘流动性紧张’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再次演变成‘流动性过剩’。”该人士指出。

  而2008年庞大的资金需求主要是限售股解禁的减持预期造成,其“规模和频率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银行证券分析师王昉强调,“股票市场的资金松紧体现的是市场信心”,而影响市场信心的关键因素首先是估值问题,如果投资者普遍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偏高,就会抽离资金,转入收益更高或更加安全的领域。

  国金证券也认为,“在均衡的市场中,股价下跌,估值水平新引力提高,将减少减持和再融资的压力,同时增加了对新增资金的吸引力,从而资金缺口得以弥补,资金供求趋向平衡”。

  具体而言,在对未来增长预期向好的基础上,新增资金超预期增长,而解禁股的减持比重将明显下降,如果按2007年的最低减持比重,大致释放3000亿的市值,加上对IPO与再融资的控制,国金证券认为,“今年的资金供求可以达到一个平衡”。

  但在未来盈利增长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一平衡就需要估值水平明显下降,才可能使减持比重出现相应明显下降,从而达到资金供求的平衡。“从目前宏观格局看,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未来经济增长预期是引导资金供求变化的关键”,国金证券同时强调。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