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三板:陷阱还是跳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 14:14 《新财经》

  文/ 本刊记者 罗 薇

  受制于企业自身规模和连续盈利的限制,上百家中国中小企业选择在美国三板借壳上市,希望以此为跳板,晋级为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的公众公司中国企业在美国三板(OTCBB市场)买壳上市

  的浪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对于这种上市融资模式的是非功过,至今各方众说纷纭。但在众多议论中,却鲜有来自企业层面的声音。在借壳上市成本低、速度快的背后,这些已在美国三板上市的企业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难经历,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身陷其中的第一波

  在1998年侨兴电子转板纳斯达克之前,美国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中,并没有成功转主板的案例,只有北京世纪永联融到了一点资金,转板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记者在查看当时各家公司的走势图时发现,九成以上的公司股价在2美元以下,成交量也很小。不能转板就意味着,三板上市公司每年不得不支付高额费用,继续维持着滞留在美国三板上的资格。

  按照美国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净资产达到600万美元、毛利达到100万美元以上,并且股价90个交易日保持在4美元以上的公司,才有资格升至主板市场交易。

  如果仅从净资产、税后利润等经营指标来说,企业要达到转板的要求也许并不困难。不过,企业要同时符合“股东人数300人”、“最低发行股数100万股”的要求,却不那么容易。

  北京世纪永联是一家较早在美国三板上市的公司,一度被视为很有希望实现转板的企业。从公司的历史走势图中可以看到,该公司股价从上市的9美分涨到过25美元。但在市场由疯狂回归理性之后,股价一下子又跌到5美元以下,并一路下跌到现在的不足1美元,每天的成交量也少得可怜。

  对世纪永联来说,至今仍没能成功转板无疑是一块心病。记者从世纪永联方面获悉,截至目前,世纪永联所花费的上市维护成本远远高于其融资额。不难想象,由于转板无望,在美国三板交易的大多数中国公司,最后也会被后继者当做“壳”公司。

  挣扎求生的第二波

  侨兴电子转板纳斯达克后,相继有一些中国企业转板成功,但也属凤毛麟角,更多的企业还是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截至目前,在美国三板上市的中国公司有百余家,其中成功转板的只有十几家。无论它们的现状如何,可以看出,美国三板之路并非坦途。

  圣元国际是已经实现转板的中国公司之一,虽然如愿升至纳斯达克,但却历经了九个月的漫长等待。2005年7月,通过买壳上市方式,圣元国际在美国三板市场挂牌交易,发行5000万股。圣元国际力求转板,当时其在股价、盈利性等方面已经达到转板条件,但终因企业规模限制未能如愿。

  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圣元国际董事长张亮曾希望将亚华乳业的业务(系同一实际控制人)装入圣元国际,以实现转板目的。亚华乳业的南山系列奶粉在中国西南地区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乳业资产一旦被剥离,亚华乳业最有增长潜力的业务便不复存在,鉴于此,这一方案最终没有通过。对张亮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但他并没有停止努力。在辛苦经营两年之后,圣元国际终于做大了规模,成功转板。

  谈到转板经验,张亮对记者表示,“要想转板成功,就必须吸引投资人目光。做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圣元国际来说,公司的口碑和形象是一定要树立的。”

  济南银泉科技是最近两年才登陆美国三板的。上市伊始,公司的目标就瞄准了纳斯达克。尽管公司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至今仍在三板徘徊。为了了解其状况,《新财经》记者拨通了公司董秘张先生的电话。他告诉记者,“没有‘金字招牌’,转板就无从谈起。目前,公司正全力提高业务经营和盈利能力。” 他反复向记者表示,与刚开始的“狂轰滥炸”相比,现在公司的转板工作变得有的放矢了。

  当记者想进一步了解公司在转板方面的计划时,电话另一端的张先生却笑了笑,“具体情况现在不方便透露,还是等我们转板的好消息吧。”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