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紧跟牛市主流资金方向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07:25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特约记者 曾凡/文 2007年8月23日值得纪念,这天一开盘,全国股民翘盼已久的5000点大关就被股指历史性的踩在了脚下。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到2007年8月23日突破5000点,沪指仅仅用了809天、545个交易日,就足足翻了5倍。 中国资本市场历来脱离不了“政策市”的樊篱,在本轮翻了5倍的大牛市行情中,股指也跟随政策面出现了三次大幅震荡行情,形成了三个“假双头”形态走势,但每次总能化险为夷。如此的定势思维会不会继续演绎下去? “股改双底”打下基础 股权分置改革,注定是扭转中国股市多年熊市的“稻草”。2005年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当天股指以1130点收盘,在随后惯性下挫跌破1000点重要关口之后,2005年6月6日见到重要低点:998点。 此后,从2005年6月6日到2006年1月5日,股指开始构筑重要的历史性“双底形态”。就在股指的“历史性双底”正式构筑完成的2006年1月5日到2006年2月15日期间,五部委两度发文,正式向外资开放中国资本市场,QFII正式开始入市。 管理层救市态度明确,股市向上市公司和外资开放,大量资金开始蓄势涌入。股指一口气收复当时被公认为“政策底”(跌破后被公认为“政策顶”)的1500点。 这,就是本轮历史性大牛市的坚实基础:“股改双底”。 就在一举突破1500点之际,股指遭遇了第一次大震荡。2006年5月18日,IPO新规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当时市场最担忧的“扩容”将重新启动。但伴随着这个有抽取市场资金嫌疑政策出台的是证监会7月初出台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这样的“抽资+放水”组合拳方式初露端倪,管理层在大加呵护市场后步入一个相对平衡的调控政策的取向凸现。 在第一个“假双头”刚构造完毕之后,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出现了在2006年8月17日,央行宣布自8月19日起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这是两年来央行首次同时提高存贷款利率。虽然一个双头走势刚刚形成,虽然央行出现了开始收紧银根的信号,虽然当时市场信心并未完全恢复,但市场竟然出现了令所有人意外的低开高走,并在随后的行情中稳步爬升,从1500点直冲3000点。 加息“利空变利好” 3000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关口,股指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一口气创出了历史新高,在这样的重要整数关口遇阻,是情理中事。 政策在这一市场大震荡的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取向,直到2007年3月19日,和上次“假双头”刚刚构筑完的时间一样,在这个技术性“假双头”刚刚形成后,央行再次宣布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也和上次一样,股指再次出现“利空变利好”的加速上涨行情,股指直奔4300点。 在直奔4300点两个半月的过程中,央行分别于4月6日及5月21日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这次,虽然持续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利空变利好”式加速上涨,但连续三次加息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控的意图非常明显。 上调印花税政策绝对称得上是直接为了打击股市的投机氛围。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决定将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从1‰调整为3‰,消息在半夜推出,次日马上执行。市场听到此消息一出应声大跌,市场恐慌氛围尤为严重,纷纷猜测牛市是否就此止步。 受此影响,股指在6-7月间构造了本轮牛市最大的一个“假双头”,幅度高达900点。直到7月23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宣布加息,股指终于开始高开高走,突破新高。并在7月31日和8月22日分别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以后,一路高歌,直到今日稳站于5000点之上。 管理层每每收紧银根,政策调控意图股民皆知,市场却在市场信心、资金以及经济增长等众多因素推动下我行我素、节节攀升,这就是近期市场的最大特点。 持续加息会否造成股市走熊? 实际上,对于加息的理解,笔者与市场看法不同。 无可否认,加息是存在提高投资资金成本、引导资金回流银行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资金有逐利的本性,通常会选择存在高收益可能的洼地流入。因此,在判断央行收紧银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股票市场的预期收益率作一个判断,也就是应该对我国经济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作出判断。如果企业成长给投资人所带来的回报高于银行给予的回报,理论上来说,资金依然会停留在资本市场。 此外,相对于行政手段而言,货币政策是一种市场化的“平滑手段”,发生效力本来就比较慢,效果也不会那么明显。而且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如西方国家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够流畅,发生作用较为缓慢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加息的作用在于“累积效应”,不能简单看一两次加息后的市场反应。在美国,可能一年加息17次,每次提高25个基点,这种小幅度的连续加息,让市场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可以灵活调整,以避免引起太多的振荡。 实际上,央行目前实施的加息就是一个收缩信号,当前看来仅仅是对市场的警示。另外,在美国有一个加息周期总伴随着股票市场牛市而来的规律,投资市场的大发展是有经济高速增长这一大背景作为重要基础的,因此牛市的基础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被该政策动摇。 此外,还有一个导致国内存在加息压力的重要问题是汇率偏低。然而,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必然会导致以人民币计价资产(主要是地产和股票)的价格进一步上涨。所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循环,由此可知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加息与牛市也并非不可共存的“死对头”。 不过,持续的加息对股票市场来说也并非可以完全不用考虑的因素,毕竟企业的发展与资金息息相关,而加息可能造成企业资金成本大幅上升,从而导致利润下滑。 因此,加息减少资金供应提高资金成本,人民币升值又大大增加了国内资金的供应,在加息和升值的对垒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我更偏向于升值是股票市场能否持续发展的主要参考指标。 QDII政策寓意深长 目前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除了加息以外,国外资金的进入以及国内资金的外流也是影响未来市场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成为了必然。然而,一个国家币值的上升,所面临的恰恰就是国外资金流入国内,分享币值上升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980年代末的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当前也正面临同样的冲击。 当然,近日推出天津试点开放国内居民直接投资港股的QDII政策,也是分流国内过剩资金其中的一步棋。有了以上的背景,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政策并不用像我们众多投资人那样畏惧资金外流,这反而是一招对付老外的“妙招”。尤其是试点数量不多,国内投资机会更多以及对外投资者须承担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等因素影响,该政策近期并不会对国内股市造成什么影响,投资人无需担心。 大蓝筹成建仓对象 有了以上对管理层政策及经济大环境的判断,我们不难发现主流资金可能流入的行业和板块。毫无疑问,大量资金希望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出于资金进出的流动性考虑,出于代表中国经济主体部分的考虑,出于控制市场主脉考虑,甚至出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诸多因素考虑,国内外主流资金一定会选择大蓝筹作为主要建仓对象。 实际上,在美国股票市场历史上,在美国市场大发展初期,就曾经出现过被称为“漂亮50”的投资品种,这些股票都是代表了美国经济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他们在美国大牛市的前期就曾经出现了上涨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涨幅的现象,是美国大牛股的发源地,也是美国大牛市的主要力量。历史总会有惊人相似之处,因此,在“后发”的中国,不排除也会出现我们自己的“漂亮50”,选择各个前景向好的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买入并持有,搭乘主流资金的“快车”,是普通投资人的明智选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