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3500点玩的就是心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10:29 《理财周刊》

  既然A 股市场尚处理性繁荣中,远期上升空间仍然巨大,投资者何必现在就开始恐高。但短期大盘上涨幅度过大,随时有回调的可能。分析师提醒投资者对于随时可能地调整也要保持谨慎

  文/本刊记者 张学庆

  当许多投资者还在为3000点能否站稳而担忧之际,大盘转瞬就上冲3300点,更让人难以预想不到的是,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利空消息也成为股指继续上扬的催化剂,股指上行速度明显加快。4月11日股指又站上了3400点大关,报收3495.22点,沪深300、深成指、上证50、上证180、中小板指数等也都突破历史高点,上证50指数继续收阳,目前已经实现“13连阳”。

  同时,在大幅的震荡行情中,11日两市成交额双双突破历史新高,两市主板合计成交达到2418亿元,超过2007年3月28日的成交,创造了新的成交天量纪录。

  乐观看高4000点

  随着“天量天价”显现,乐观者已经看好股指今年要到4000点。东方证券将上证综指6 个月目标位从3000点大幅调高至3700-4000 点。

  “当前国内证券市场刚刚进入第三阶段,高位运行在3000点以上的中国股市将成为常态。”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高上表示,“第三阶段属价值挖掘、寻找价值洼地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上证综指将由3000点涨到5000点,时间预计在2007年4月份至2008年8月份,此阶段价值相对低估的蓝筹与绩优成长股更易受到机构追捧。”

  “有什么理由能支持股市在历史高位上似乎不回头地向更高点攀登?”不少比较谨慎的投资者纷纷表露自己的担忧。

  “从估值角度来讲,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还算合理,蓝筹股业绩增长降低了市场估值,也构成了上涨的本质。”看多者列出了股指上涨最大的理由。

  企业盈利支持股市向上

  统计显示,截至4月10日,82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6年年度报告,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7.01%。具有可比性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38.18%。从A股市场主流上市公司业绩的预测数来看,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一季度将普遍大幅增长,云铝股份宏达股份等铝、锌类上市公司更可能出现200%以上的增长;钢铁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宝钢股份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50%以上;中国石化正在走出盈利低谷,公司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将同比增长50%以上;而在银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增50%以上的带动下,申银万国A股重点公司2007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将高达78%。

  东方证券的相关人士认为,在未来5 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随着中国经济向“实现工业化阶段”的过渡,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将继续提高,其利润率和利润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在高位。根据盈利预测模型,2007 年企业盈利增长仍会在30%左右。

  从上市公司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对比中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近两年并没有释放全部利润。但制度变革可能会使这种情形在今后出现根本转变,这将加大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空间。

  虽然部分行业存在高估,但是依据2006、2007 年市场平均净利润增长30%,而股改、汇改、整体上市等上市公司基本面出现巨变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更是重大而深远的,A 股整体仍有可能提供30%~40%以上的回报水平。

  宏观经济继续向好

  从基本面看,当前没有特别的消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尽管有央行收缩流动性的利空影响,但市场普遍认为,形成牛市的基本面因素仍然没有发生改变,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为中国股市健康发展并走向市场化打下了基础。这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最大的制度变革,解决了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缺陷,从根本上使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利益趋同,全流通时代即将到来,大大增加了股民的信心。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为股市走牛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由于中国经济处于刚步入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在各种交替的增长动力推动下,“十一五”期间中国GDP 的平均增速仍会达到10%以上,中国宏观经济将超出市场预期实现可持续增长。

  专家预测,2007 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的动力依然存在;在增长动力推动下,2007 年GDP仍会保持高增长。预计第二季度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仍可保持平稳,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仍会比较乐观。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尽管美国经济近期出现了次级抵押贷款风波,但美国经济急剧放缓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对国内出口的影响也将有限。不过,从各种相关性指标的分析来看,下半年国内的贸易顺差可能会有所缩小。最新公布的3月份贸易顺差仅68.7亿美元,顺差规模扩大势头明显收敛。

  在GDP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物价指数也在走高,央行对物价的上涨和流动性过剩保持高度警惕,央行今年已经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力度。虽然资金面仍较为宽裕,但预期银行信贷发放加快,同时央行会较为密集地出台紧缩流动性措施,如果商业银行在4-5月份放贷过猛,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严厉措施控制贷款增速,调整准备金率、定向央票、货币互换、调准基准利率成为央行交替使用的紧缩手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