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借鉴:九十年代的权证市场何以失败(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16:33 证券时报 | |||||||||
联合证券权证研究设计中心副主任:裴晓岩 九十年代权证市场为什么偃旗息鼓? 正如上面所述,由于当年权证产品市场的混乱,事实上权证产品已经失去了权证的本身含义和价值,沦为高度投机的工具。这是后来关闭权证市场的根本原因。回头来看,造
1、当年创设权证过于注重本土化,忽略了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布局,产品过于复杂凌乱,缺乏标准性。我们从上述的具体权证创设的种类就可以感觉到当年创设权证对于具体公司股本结构的过度依赖。造成权证产品五花八门,甚至一般投资者难以具体区分。 2、法律法规不完善,规则缺乏严肃性。比如,权证期限的随意调整,必然会人为造成权证价格的暴涨暴跌。 如1994年11月3日因市场传出延期的消息时,中意A权一日上涨了52.78%。市场预期延期的6只权证列入当日股市涨幅前6名。而1995年12月初,随着6只权证即将到期,摘牌日临近,集体大跳水。到12月5日,跌至最低点,大部分权证价格已跌破0.30元。而后,市场又传出延期消息,使6只权证价格全面暴涨。13日,大部分权证价格猛涨到1.50元以上。但是市场中很快又传出不延期消息,14日6只权证又纷纷暴跌,除海发A权外,有5只权证价格跌至1元以下。16日,报纸上突然正式刊登了6只权证延期半年的消息,18日(周一)开盘,权证价格又出现大幅暴涨行情。6只权证价格均被炒至1.85元以上。1996年6月底,6只权证又出现了因摘牌和不摘牌的谣言引起的暴涨暴跌现象。权证的涨跌受到这种不严肃的政策因素干扰而大幅度波动,是造成权证市场后来被关闭的直接原因。 3、当时的市场环境不适合推广权证产品。要知道,中国股市的创建,也是在九十年代初期。这个时期,证券市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除了人们认识上还有一个跟进的过程之外,而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都处于创建阶段。权证的创设规则以及制度基本是空白。而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的市场,理所当然难以有良好发展的,更何况是权证这种比较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 4、产品创设没有考虑到权证的特性,比如容易被操纵的问题,防止被操纵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在产品创设规则方面,要注意正股流通市值的规模、权证的总规模等问题,如当年被延期的6只权证的总市值还不到2个亿,权证总量不足2100万份。这样的小盘权证显然从出生就是先天不足的。注定要被操纵的命运,也就难有好的结果。因此,新的权证管理办法吸取了历史的教训,既规定了作为权证标的公司的流通市值规模,也同时规定发行的权证数量最低为5000万份的低限。 由于权证当时的过度投机现象以及起不到权证的实质作用,1996年6月底,权证市场被关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