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A股憧憬改革热点方向

2013年11月05日 01: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黄莹颖

  最近半年,市场一直密切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消息。但如果仅从前几次三中全会召开时大盘的表现看,其与股指上涨下跌并无直接联系。业内人士认为,关注会议的意义在于研判政策调整与宏观经济的表现。目前市场的注意力集中在改革红利释放的具体方向。长期看,大部分机构都认为现阶段的改革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市场关注政策调整和经济表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大方向看,会议有可能在土地、财税、国企等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等多个领域作出部署。最近半年来,市场人士一直密切关注着这次会议的有关信息。

  但如果简单从会议召开时间看,前几次三中全会的召开与股指涨跌并无直接联系。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期间曾召开过四次三中全会。

  十四届三中全会于1993年11月11日-14日召开,当时沪深股市成立近三个年头。大盘在会议前后一个月的表现并不差,都有近10%的涨幅。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此次会议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由于当时经济面临较严重的通胀问题,股指在会后的一个月开始深度下跌,持续时间长达八个月。

  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14日召开,会议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会前两月大盘连续上涨,并持续到会后的一个月。此后的半年,股指一路下跌,这主要与当时经济严重的通缩有关。

  十六届三中全会于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从股市的表现看,会前会后的一个月大盘表现不佳,市场持续下跌。市场在会后的一个月走出了一波中级反弹行情。业内人士指出,2005年-2007年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与投资拉动经济的思路息息相关。

  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召开,此次会议焦点是农村改革发展。会前会后一个月大盘都在阴跌,但由于四万亿投资的强劲刺激,股指后来出现反弹,走出了一波持续九个月的牛市。

  从过去四次三中全会召开前后的情况看,会议的召开和股指并无涨跌的必然联系,影响市场的因素在于会后政策的调整与宏观经济的表现。

  改革憧憬牵动A股

  目前市场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预期集中在“改革”这一关键词。从国内外的机构观点来看,普遍对本次会议抱有乐观预期。

  平安证券[微博]认为,今后有望在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城镇化、国企、行政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进行改革,总体来看改革将稳中求进。预计在土地制度和国企等重要的存量改革方面,会有一些创新举措出台。

  巴克莱认为,从长远的眼光看,现阶段的改革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

  基于对三中全会的乐观预期,有机构提出,持续改善的经济基本面和三中全会坚实的改革憧憬将继续推进秋收行情进入下半场。三中全会的改革憧憬高潮过后,市场将在调整中等待落实,预期到明年两会期间将是另一个小高潮。

  在改革蓝图逐步浮出水面的背景下,寻找短期改革的突破口更为重要。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汪进认为,财税改革、社保、医疗、环保、石油、铁路、安全监管等领域更易取得突破,金融领域改革有望持续推进;市场化能自身驱动的领域,包括技术装备、消费服务等领域增长更能持续。

  改革红利释放是长期过程

  不过,从最近半年的市场表现看,市场对于改革的乐观预期已有充分体现。上周大盘周期股出现几次小幅轮流上涨,“优先股”推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整体上涨,“能源放开”推动油气板块,而高层对“地产政策”的最新表态刺激了房地产板块。瑞银证券认为,借助一些改革预期,部分资金开始从前期涨幅过大且缺乏业绩的题材股中撤出,在年底进行风格转换的意图愈加明显。

  瑞银同时指出,红利释放将是长期的过程。从历史数据来看,会议结束后,市场由于政策预期的部分落空或兑现,可能存在回调风险。

  一些投资人士确实在持仓观望。铭远投资研究部总监韩跃峰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如果政策能超出预期,相关的行业上市公司会有较好的表现,但如果结果低于市场预期,就会出现下行压力。“现在还是以观望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10月底市场经历了一波急速杀跌,但在国研中心公布“383”改革设想后,市场对于改革的预期再次高涨。对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微博]指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成为政策热点,一些受益政策的板块可能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A股的问题仍在于小票估值过高。杨德隆认为,在美国放缓QE退出步伐的背景下,国内经济、物价和流动性都基本保持平稳的情况下,A股总体运行基调可能保持平稳,但成长股由于前期涨幅过大,回调压力依然很大。创业板指数已经形成下降通道,前期扎堆炒作的资金可能选择集中出逃,从而造成“踩踏”。一些没有业绩支撑、单纯讲故事的个股可能面临连续杀跌的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警方锁定作案车辆
  • 体育欧冠-梅西2球巴萨3-1米兰 阿森纳胜 视频
  • 娱乐刘晓庆:隐婚1年才公开 曾拒收老公1千万
  • 财经媒体称央企员工平均年薪11万是私企3.8倍
  • 科技十大智能手表:苹果iWatch最令人期待
  • 博客黄文炜:日本人下跪是一种怪异现象
  • 读书真实版色戒:怀揣明星梦的刺客郑苹如
  • 教育教授强令女儿弃中文学金融 新浪教育盛典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 水皮:李克强公开课究竟讲了些什么
  • 沈晓杰:孙杨是考驾照寻租链上的冤魂
  • 陶冬:房价短期会涨 中期会跌
  • 朱大鸣:三中全会房地产政策大猜想
  • 陈思进: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
  • 叶檀:中国无人能逃脱通胀压力
  • 商寅泉:自住型商品房前景初探
  • 周彦武:如何突破监管的存贷比红线
  • 唐钧:别忘了现行退休年龄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