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指难撼市场运行格局

2013年08月18日 15:03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刊》 

  特约作者 尹波

  本周市场在周五戏剧性走势的点缀下,最终以日线3连阴落下帷幕。其实,如抹掉周五那因“美丽误会”所导致的长长上影线后,当前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偏离近期运行轨迹的态势,从周K线来看,实现了4连阳且站上了10周均线。

  再现风格转换

  周一,市场一度在金融资源类权重板块的带动下出现放量大涨,此前强势的创业板则明显跑输市场,之后几个交易日,大盘股仍有明显异动,而创业板持续显现弱势,欲振乏力,风格转换的萌动一度给坚守低估值蓝筹板块的投资者带来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和新的憧憬。但推动周期板块崛起的经济企稳的短期趋势至少需要2个月以上的经济数据验证,中长期转型背景下对经济增长中枢到底在哪里的迷茫、投资者对博弈性机会参与价值的犹豫,均使得风格转换显得“犹抱琵笆半遮面”。倒是创业板积极通过自身的技术性调整来缩小其与市场整体和大盘股的估值差异。

  乌龙指搅局影响几何

  按照合理的逻辑和节奏,本来市场的运行是有迹可循的,震荡反弹、风格转换和板块轮动,环环相扣,但是本周五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搅局,让市场的走势又似乎变得微妙起来。“乌龙指事件”发生后,光大证券乌龙指买进的筹码在下周抛售将给股市施压、乌龙指事件使得以后大盘股上涨可能缺乏跟风盘、管理层或祭出进一步的监管措施等各种论调粉墨登场,那么到底哪种判断更为合理呢?

  从目前获得的信息来看,光大证券错单买进规模仅为70亿元左右,即使其下周将“乌龙指”买进的筹码全部清仓,相对于当前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2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冲击多大一看便知,何况其还可以同时在期指上进行部分对冲以降低逐步减仓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从周五中金所公布的期指持仓数据就显示,光大期货在IF1309合约上大举增仓了7023手空单,首次登上了主力合约持空单量排名榜的第一名。其次,再如果假定其亏损幅度为-15%,则本次误操作亏损额为10.5亿元,考虑到光大证券近3年的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更是超过5亿元,因此,“乌龙指事件”对上市公司利润的负面影响虽然不小但也不用太过杞人忧天,而在其已套保的背景下,-15%的亏损幅度假设已经是非常悲观了。至于大盘股拉升时有没有跟风盘,或许更多地取决于各方因素的共振,在风格指针指向大盘股时,只要主力资金的拉升是持续合理的,市场的跟风盘也会积极跟进。实际上,周五上午的误会差点就演变成“将错就错”的放量上攻。

  短线震荡反弹有支撑

  我们认为短期对市场不宜太过悲观,多方信号相互印证,经济企稳的势头已经较为明显。无论是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还是制造业PMI指数、工业增加值、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等经济指标,均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伴随着之后2~3个月经济旺季和补库存的带动,经济维持稳定并有所回升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另外,从转型中周期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的对比以及李克强总理的“底线论”,似乎正慢慢明了转型期增长中枢的位置。通胀风险目前依然可控,虽然下行空间有限,但上行的风险未来一段时间也不是特别大,因此,对市场的负面压制有限。在经历了6月“钱荒”后,货币政策目前主要是积极引导和修复市场预期,出现大幅收紧的概率不大,资金面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或许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么严重。

  短线波段操作为主

  宏观经济阶段性企稳的态势明显,且在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维持稳定并有所回升,通胀风险依然可控,在“钱荒”后遗症依然凸显的背景下,央行依然需要致力于修复和引导市场预期,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依然处在蜜月期,(PPI-CPI)剪刀差收窄为中游周期行业的表现提供了基本面支撑,“乌龙指事件”短期仅是市场运行中出现的一朵小浪花,不值得过于忧虑。当然,内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外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两大趋势决定了无风险利率中枢上行所面临的压力,市场的风险偏好出现中长期拐点目前来看依然不现实,宏观经济的弱弹性也决定了转型中周期中大盘周期股的业绩反弹空间有限,市场的“戴维斯双击”不可过于寄望。

  期指操作策略上,继续以短线偏多思维为主,高抛低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案下周四在济南中院公审
  • 体育扬纳基斯:合适时会说出所有真相
  • 娱乐广电总局:春晚摒弃奢华 跨年禁拼明星
  • 财经70城市房价69个上涨 北京涨18.3%居首
  • 科技iPhone全球演义:美国制造已死?(组图)
  • 博客盘点与白龙王关系密切的30位明星(图)
  • 读书一妻多夫:中国历史上最凶悍的女儿国
  • 教育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12月将大变脸
  • 谢作诗:为什么限购令不能降房价
  • 杨涛:重点镇建设应避免计划思维
  • 徐斌:4万亿积极财政不是资源错配
  • 张明:地方债究竟有多危险
  • 张化桥:IPO的诱惑
  • 陶冬:欧洲恢复增长 联储准备出手
  • 石建勋:俄罗斯基础设施落后在哪(图)
  • 梅新育:奥普拉买包风波暴露什么问题
  • 蔡成平:日本电子业衰退的虚与实
  • 谢百三:不要怪老百姓去抢着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