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关在即 创业板高处不胜“资金寒”

2013年08月06日 01: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郑洞宇 黄莹颖

  冲关在即  创业板高处不胜“资金寒”

  业内人士认为冲击过后优质成长股仍存机会

  5日,创业板指数再度站上1200点关口,突破历史高位1239点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冲关在即,创业板却可能高处不胜“资金寒”。一方面,作为买方主力的基金等机构创业板股票配置已经接近极限,踏空的私募却不敢高位接货;另一方面,卖方主力却迎来了逾400亿元市值的限售股解禁,产业资本在高位频繁出逃形成重大抛压。

  此外,IPO重启的预期始终困扰着市场。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倘若IPO重启,势必会分流创业板资金,并对高企的估值形成冲击。但成长股的主线行情并不会因此结束,靴子落地之后,仍是介入优质成长股的良机。

  部分券商认为:政策发力新兴产业  创业板存上行空间

  经历几轮强势上涨之后,市场对创业板高估值的担忧不断加剧。然而不少券商机构认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新兴消费及投资需求大增,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创业板指数持续走高。在市场调整压力之下,一些以新兴产业为代表、具备实质业绩支撑的创业板个股有望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耐克曲线效应"显现

  曾被投资者视为猛虎的创业板如今却在市场不断上演神话:创业板指数翻番、创业板个股屡创新高、基金公司追捧创业板公司"蓝筹化"。受益于新兴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投资力度的加大,不断刷新上涨记录的创业板成为多数投资者眼中的"创富板"。

  相关研究显示,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业绩增长普遍存在"耐克曲线"特征,即上市后1、2年业绩增长滞缓,甚至下降,而其后3-5年又恢复高速增长的态势。早期创业板上市公司或由于业务单一、管理经验不足、募集资金项目前期投入过大等因素导致短期业绩受挫,一旦公司加强管理、拓展业务并有效实施募集资金项目,前述影响将会消除,业绩就会重新回到持续增长的轨道上来。在业内人士看来,"耐克曲线效应"已经在很多创业板公司中有所体现。

  尽管估值持续走高,但不少机构人士认为创业板仍具备一定的上涨空间,创业板指数有望持续走强。海通证券报告指出,消费投资的重心在新兴产业,成长股的高增长有持续性,指数有望随权重股业绩高增长稳步上行,以业绩增速和时间换取空间。若保持当前的权重股业绩增速、估值水平和对指数的带动效果不变,创业板指数从1100点左右到3000点左右需要大概36个月。

  另一方面,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也将会支持创业板行情持续。上海证劵认为,此轮创业板行情更多的包括大小非、公募基金以及私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小众行情",大小非作为产业资本是创业板稳定的筹码供给者,而大众散户高位接盘的热情不高,使"小众泡沫"难以轻易破裂。

  新兴产业主题受热捧

  在市场人士看来,今年以来的创业板行情,实际上是新兴产业主导下以成长股为核心的结构性行情,不少涉足新兴产业概念的创业板个股均获得市场资金的疯狂追捧。近期市场一系列概念兴起,包括大数据、智慧城市、特斯拉、手游、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等,不少创业板公司业务因或多或少涉及新科技创新技术而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黄金标的"。

  新兴产业政策的频繁出台将引发A股掘金热潮,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投资思维正在成为市场主流趋势。梳理目前受益于政策支持的产业,一方面是通信科技领域,信息化基础设备、医疗信息化、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方向受到重视,4G以及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国遍地开花。另一方面,大文化产业发展的理念正在支撑医疗保健、电影、制造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此外,在节能环保方面,美丽中国概念支撑节能环保行业的迅速崛起,积极的政策信号刺激市场投资者对上述产业的热情。

  开源证券指出,从长远来看,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个股值得市场关注,创业板具备大量机会。以互联网及电子支付产业为例,基于云计算、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等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创新仍然是未来几年重要的技术创新之一。对于国内相关电子信息、物联网等高科技上市公司来说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利润空间。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过高估值正在减少创业板对后续资金的吸引力,市场投资者需要警惕创业板的调整压力。另一方面,随着中报和三季报的披露,不少成长股将进入重要的业绩考验阶段,创业板行情分化会日益明显,真正能够具备实质业绩支撑并经过市场验证的创业板个股将更受市场的青睐。长城证券建议可关注成长股跌下来的补偿机会,投资者应去伪存真,继续挖掘年报仍然高增长的上市公司。

  成长股"盛宴"谁埋单

  今年最赚钱的投资方式是什么?估计很难找出比做多创业板成长股并同时做空沪深300期指的"对冲策略"更好赚的方法。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策略建立在价值股与成长股估值差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价值股存在业绩下滑预期,估值低也没人愿买;成长股在转型期发展空间广阔,透支了业绩也不舍得卖。在这种情况下,主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态势。然而,这场成长股"盛宴",最后总有人要站出来为溢价"埋单"。

  从投资逻辑上讲,今年成长股行情的产生是有理有据的。首先,在经济转型的格局下,投资者普遍对传统行业的增长潜力缺乏信心,将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寄望于新兴产业。其实,由于今年春节之后流动性开始收紧,热钱也随美国经济复苏而外流,有限的资金量只能选择在小盘股中盘活行情;第三,由于创业板自2010年底以来已历经了两年的调整,在行情的初期不少成长股还是存在价值低估的。

  第三点逻辑随着成长股行情"高歌猛进"已不复存在,成长溢价逐渐取代了价值修复。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每年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即使目前估值高企,未来市盈率也会迅速降低。因为从估值定价公式上看,增长率能够在增厚分子值的同时降低分母值。认定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长率,无论是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也有了底气以更高的估值买入创业板股票。虽然股价今年是高估的,但对于两年甚至是半年后,这个股价就是低估的。

  基于这种判断,不少掌握市场主力资金的机构投资者都纷纷表示愿意长期持有创业板成长股,分享上市公司在经济转型中业绩增长、市值提升的成果,甚至有投资者提出以购买上市公司的心态去购买创业板股票,对持有股票的信念坚定。

  但倘若未来这些成长股的业绩变脸了,或不再成长,这种成长溢价就会使投资者付出过高的投资成本。从历史经验上看,无论是美国上世纪60、70年代的"漂亮50"行情,还是20世纪末的科技股泡沫,都宣示着以成长预期支撑的行情,总有破灭的时候。

  对于多数散户投资者而言,买入创业板股票的原因是股票能涨才买,因为赚钱效应凸显重燃追涨热情,并不具备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共同成长的眼光。就股票交易而言,持有浮盈最终要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总需要通过卖出实现。因此在行情的演进中,难免有人会不幸接下最后一棒,成为成长股溢价的"埋单者"。

  当然,创业板行情会演绎到什么时候,指数上行空间还有多少,仍需时间去验证。市场总在疯狂的情绪中形成疯狂的价格。以科技股泡沫为例,虽然今年纳斯达克[微博]指数反弹至3600点上方,但距离2000年创下的5000点高位,仍有较大的距离,高位买入者恐怕会面临深套十多年的局面。为了避免成为成长股溢价的"埋单者",投资者需要在行情演绎中始终保持理性的判断。

  公募被迫减仓  私募另觅出路

  重仓股创出反弹新高,对于公募基金经理而言,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深圳一位今年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昨天只能继续卖出他心仪的创业板股票。由于公募基金配置的单只股票市值不能超过基金净值的10%,在创业板重仓股飙涨之时,他们只能选择降低持股数量,以防止触及持仓红线。

  此外,不少基金面临赎回的困扰。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公司旗下绩优股基最近频频遭遇赎回。在这种压力之下,基金经理也只能选择卖出股票,而且多数时候还只能选择卖出重仓的创业板股票,因为降低其他股票的配置,也将被动提高重仓股的占比。在创业板股票基本达到配置极限的情况下,缺乏申购资金支援的公募基金经理,即使看好创业板股票,也无力做多。

  于是多方希冀的目光投射到了私募身上。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显示,8月私募基金预计平均仓位为59.41%,同时私募对个股的配置比例没有那么多限制,市场寄望多数踏空创业板行情的私募,能够"接力"公募基金。然而,这些经验老到的"踏空者们",宁愿另觅出路,也不愿追高创业板。

  私募产品所在的信托通道风控比较严格,买入创业板股票要写规格较高的报告,所以私募老陈今年上半年几乎没碰创业板股票。但疯狂的行情让他着实按捺不住,下半年开始对创业板公司展开密集调研。即使创业板指数几乎以跌不死的姿态持续刷新反弹高度,老陈始终找不到能让自己心里踏实的入场机会。后来实在忍不住寂寞,老陈开始买成长股,但买入的却是中小板的股票。"我实在说服不了自己在这种位置买创业板股票。"老陈叹道。

  让老陈揪心的问题,主要在于产业资本与二级市场之间始终存在着"价差"矛盾。"今年是创业板大股东频繁解禁的一年,他们有理由把业绩积蓄到这个时点释放,以配合推高股价。"从调研结果来看,老陈发现不少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都不错,未来增长前景更是让人惊喜。"但惊喜很可能会变成惊吓。"生性谨慎的老陈最烦做投资变成了帮人"抬轿",生怕创业板的飙涨最后会成为股东出逃的阴谋。

  惊喜或变惊吓  产业资本离场

  在创业板股票"群魔乱舞"的行情中,确实有投资者被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伎俩"坑了"。7月下旬,大户张先生从朋友处得知,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已与欧美相关机构签订一极具想像力的订单,张先生如获至宝。毕竟一方面与时下最热门的炒作概念吻合,而另一方面虽然订单不大,但却给予后续业绩充分的想象空间。"题材相当性感,当下我就把其他股票都卖了,全仓杀入,估计消息公布起码也得涨个30%吧。"

  但该股近日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股价连续数日下挫。一心以为获得内幕消息的张先生,此时才发现已落入了一个大非挖的"坑"。在张先生建仓后不久,该公司的大非即解禁,而这些大非在此后的数个交易日,突然减持,股价随之大跌。张先生见状不妙,只能"割肉"离场。在这种大股东减持举动的影响下,大户们对"击鼓传花"的参与热情明显降温。

  西南证券研究报告指出,7月市场震荡盘整,产业资本减持市值增加,处于高水平,而增持市值则大幅减少。被增持市值较多的公司多为沪市公司,沪市被增持的市值占到当月的85.07%。深市中小板、创业板被减持公司数量占被减持公司总数的近八成,减持市值占到当月的75.26%。尽管大盘未有较大涨幅,但创业板指数7月刷新年内高点、逼近历史高点,中小板指逼近年内高点,累计了很大涨幅,导致产业资本加大减持规模。创业板将于8月和9月迎来历史第一、二大解禁高峰,中小板将于9月迎来年内第二大解禁高峰,后市不容乐观。相比之下,沪市主板公司仍为增持的主要群体。

  8月即将迎来创业板解禁高峰,投资者更需要对大股东减持引起高度警惕。相关数据显示,8月有超过3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逾400亿元,为创业板成立以来单月最大解禁市值。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板股票上市满三周岁,解禁风险始终存在。乾阳投资董事长何辉表示,今年8月是创业板解禁的高峰期,面临解禁压力较大。目前创业板中一些个股估值较高,涨幅也较大,后市调整压力较大。从技术面来看,创业板指数接近1239点的前期高点,调整压力比较大。

  资金势必分流  择机择优进场

  除了解禁潮的困扰,IPO重启预期也始终是创业板的隐忧所在。不少投资界人士明确表示,IPO倘若重启将对创业板股票估值形成直接冲击,分流扎堆创业板之中的资金。

  深圳新华鼎资本管理投资决策主席名道表示,由于多数蓝筹股业绩已缺乏增长潜力,所以大量资金今年只能选择成长预期较强的创业板。经过翻来覆去地炒作,不少个股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业绩预期,股价仍被资金推向高峰。未来重启IPO,能够给市场资金提供一个比较、选择的机会,形成理性的判断决策过程,使得存量资金不敢贸然在业绩透支的创业板股票中"死扛"。短期来看,IPO重启势必对创业板形成资金分流,造成冲击,但成长股的主线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反而可能因为新股的热炒,继续捧高成长股估值。

  对IPO重启可能给创业板估值形成的冲击,宝盈资源优选基金经理彭敢认为应该辩证看待。一方面,IPO重启创业板筹码供应量大增,势必会对创业板股票的整体估值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等待IPO的企业已经经过了监管部门多番审核,公司质地、报表真实程度值得信赖,优质新股上市会引发市场追捧,出现估值提升,也能够对创业板估值形成支撑。总体而言,IPO重启对创业板是一个平衡作用,无需过分忧虑。

  深圳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表示,其实市场对于IPO重启的担心并不会太多,毕竟这在之前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如果IPO重启延后,对市场也算是一个利好因素。创业板最大的风险是成长达不到预期。

  长期而言,公募、私募其实还是看好创业板的。何辉认为,创业板集中了一批优质企业,他们将成为未来几年市场的主导者,特别是处于有潜力的新兴行业,并且在行业中具备一定优势的龙头企业,更值得关注。因此,选股一定要选龙头企业,只有龙头才会有整合的意愿和能力。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以创业板成长股为主线的行情会延续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事实上,创业板指数的上涨,是由大市值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带动的,这些公司已经成长到了一定规模,业绩稳定性与股票流动性有了较好的保障,是基金主要的配置品种。IPO重启、限售股解禁这些因素会在短期对创业板股票形成冲击,但也是买入优质成长股的机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外长访东南亚绕开菲律宾 菲让越捎话
  • 体育亚锦赛-中国男篮苦战胜哈萨克斯坦 视频
  • 娱乐韩红因涉嫌挪用汽车牌照遭罚款5000元
  • 财经江西稀土盛宴让很多官商一夜暴富
  • 科技传携号转网增三省试点:成功率低存隐忧
  • 博客琼瑶:《花非花》会是我封笔之作吗
  • 读书令美国刮目:戴笠预测日本偷袭珍珠港
  • 教育福建“被调包”试卷作文空白 考号有涂改
  • 冉学东:此轮刺激将效果存疑
  • 板桥老黑:独生子女政策可以休矣
  • 金岩石:危机已发生 钱荒是预警
  • 曹凤岐: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教训
  • 安邦智库:中国债务危机的情景分析
  • 罗天昊:中国改革战略的九大方向
  • 张庭宾:三重导火索或引发金融危机
  • 陈宇:房地产已是中国梦的绊脚石
  • 叶檀:升级版的4万亿再来?
  • 姚树洁:从10亿吨钢换5亿根冰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