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头今迎大盘股考验 短期仍有上涨动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 07:19  金融投资报

上证指数

  本报记者 杨成万

  昨日大盘先抑后扬,上证指数最低探至3400点下方,随后在钢铁、农业、新能源等板块的带动下震荡反弹,最终报收3438点,小涨3点。近期新股发行上市接二连三,今日大盘股中国建筑又将上市。新股提速对市场流动性会形成怎样的考验?接受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表示,新股发行提速后,只要货币政策不发生大的改变,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市场资金充裕的现状。

  短期仍有上涨动能

  “昨日的大盘走势又复制了今年以来上午跌,下午涨的模式”说这话的是西南证券策略分析师闫莉。她认为,昨日早盘下跌主要是因为金融、地产、大盘权重股走弱,拖累股指,而盘中个股仍然活跃,表明市场资金尚未出现撤离现象,这是支撑市场继续走强的基本因素。

  闫莉说,从目前的消息面来看,利好及中性的消息居多,对市场信心的支撑作用明显,市场乐观情绪依旧。尽管不时有人提醒市场风险,但“唱空”而“做多”者大有人在,基金仓位普遍达到历史高位,新开户数上升,在这样的氛围中,投资者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中增仓。

  “后市股指还会上扬。”闫莉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首先是部分大盘股还有补涨要求。今年以来,虽然大盘指数上涨了80%以上,但一些大盘股如铁路、海洋运输板块几乎没有上涨多少。有些大盘股尽管有所上涨,但估值优势尚存,后市表现机会较多,如昨天表现不俗的钢铁板块,平均市盈率不到16倍,比大盘平均市盈率30倍低于近50%,这样的板块还包括电力、金融等板块。

  其次是市场流动性支撑。管理层反复强调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大的方面稳住了市场信心。对于市场传闻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事,闫莉认为“不太可能”。她说,目前央行实施的定向央票发行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稳妥、更有效。一方面不会给市场带来大的波动,另一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商业银行的盲目放贷行为。

  “目前通胀预期有所显现,”闫莉说,央行报告表明,2009年二季度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15.6%收窄至-8.9%,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同时,全球商品价格也呈上涨之势,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在此情况下,资产价值将重估。

  广州证券宏观分析师欧阳铭认为,昨日股市虽然先抑后扬,但是否已完成了调整尚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市场仍处于亢奋状态,对客观存在的风险视而不见。“我个人估计这种现象还会在短期内延续。”欧阳铭因此认为,激进型且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者不妨顺势而为,积极参与。但对于稳健型,或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差者,谨慎为宜。大幅调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的上述建议是从估值角度得出的。”欧阳铭告诉记者,目前估值已经比较贵了,一些无业绩支撑的上市公司,如果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没有获得明显改善,那么,对这类个股最好规避,即使有所谓的什么“概念”、“题材”也只宜短线操作,快进快出。

  流动性充裕仍不会改变

  对于新股发行提速,且大盘股接连发行上市对冲市场流动性一事,欧阳铭说,将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资金供给方面。货币政策已经有所微调,如连续发行央票、国债回购及其利率基点的上调等,只是目前的量还不是很大;二是资金需求方面。新股已上市了5只,共计融资额达500亿左右,还难以对流动性产生大的影响,但如果货币政策继续微幅收缩,而新股继续密集发行,到一定时候其累积效应就将发生。

  “目前影响市场运行的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欧阳铭认为,一是宏观经济复苏,二是市场流动性,三是通胀预期。对上述三个方面,市场分歧较大,从而形成多空双方博弈。就短期而言,多方略胜一筹,因此,市场乐观情绪占据主流。但市场往往就是在一致看多,做多之时发生方向性变化的。

  闫莉对于新股稀释市场流动性一说不以为然。她说,关键得看货币政策,如果货币政策出现明显的收缩,即使中小盘股上市都可能对流动性产生比较明显的稀释作用,但短期内至少三季度内不会出现上述情形。

  “新股发行时机选择很重要,目前中国建筑这么大的盘子,它的发行并未使大盘恐慌,说明股市并不差钱,关键是赚钱效应如何,尤其在实体经济收益水平普遍低下的时候,资金流向股市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后市机会,闫莉认为,中长线趋势将继续向好,短期会在3500点大关前有技术性回调,但调整幅度不会太大,在3400点一带有较强支撑,而且调整时间也不长,甚至可能再现上午回调,下午回升现象。

  “目前的热点还是在大盘股方面,尤其是估值较低的大盘股,而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偏高的板块如有色板块宜暂时回避。”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