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转型中发掘投资常青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14:44 北京晚报

  预测市场短期方向,就如要预知海浪上飘荡的一叶孤舟的方向一样困难

  只要稍留心一下中国股市热点切换的方式,就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即行业板块轮动。

  理解行业板块轮动的规律,预测行业轮动的方向,是构成投资的重要思路之一,但实际上,短期行业轮动更主要地取决于市场估值结构、政策契机、投资者情绪等,预测市场短期行业轮动的方向,具有较大的困难性,当然,只要清楚地把握刺激市场变动的每一细微因素,做到短期准确地预测,概率仍是很大的。

  然而,放眼市场和行业的长期上涨动力,要主动、准确地抓住中长期投资机会,要相对容易得多,只须深刻理解宏观经济演绎的逻辑和线索。

  “东亚模式”的启示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景况处于工业化中期或者后期,城市化和产业升级轰轰烈烈地进行,同时也面临着巨额贸易顺差以及本币的巨大升值压力。学者们将这种模式概括为“东亚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出口导向战略。由于国内的劳动力或资源价格具有国际比较竞争优势,在此优势基础上,自然的做法是大力发展出口,由此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同时由于

汇率管制,国内生产要素价格被大大低估,随着贸易顺差累积,本币潜在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当汇率压力、贸易顺差、国内经济结构等矛盾累积到极限时,最佳且唯一的政策选择是汇率升值,逐渐将经济增长动力转向内需。

  转型中的机会

  我们所看到的

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国内流动性被动输入,其背后的核心转变往往不为投资者所觉察,那就是出口导向模式向进口替代模式的转变。日本等国家在这一模式转变中,造就了无数新兴产业,也淘汰了许多传统产业,中国同样会经历这一过程,中长期行业投资机遇蕴藏于此。

  中国目前的转型面临着更加特殊的国际环境,即国际产业重新分工和全球产业转移不断推进,中国在其中担当“生产基地”职能。所以投资者要特别注意本币升值、国内资源定价改革、产业导向政策转变、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等主线。

  行业投资线索

  那些将受益于进口替代模式和内需增长的行业以及能代表中国出口核心

竞争力的行业,无疑是中长期投资的“常青树”。结合国际背景,国内低估的要素价格将持续重估,资源型行业的价值将不断提升;在资源要素价格重估的约束下,“中国制造”将更多地从资源依赖型工业转向高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将不断巩固,汽车、造船等交通运输设备和电器机械设备成为产业升级的领头羊;在结构性政策倾向下,金融、地产、消费类行业以及服务业也将在中长期内创造超额收益。宝盈基金研究员盛军锋D05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