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新股暴涨引发两大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 07:3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新股暴涨引发两大隐忧

  昨日上市的方圆支承、荣盛发展就分别大涨478.8%、292.9% 新股暴涨引发两大隐忧暴涨会使得更多的资金回流一级市场;也为日后A股市场的调整带来了较大的做空动能

  渤海投资研究所秦洪

  一直高烧不退的新股炒作现象,近期似乎还在不断升温———新股首日升幅,从原先平均的150%迅速飙升至目前400%以上的层次,昨日上市的方圆支承、荣盛发展就分别大涨478.8%、292.9%。新股的过热表现,引起了理性投资者的不安,交易所也出台了相关的控制风险措施。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新股的大涨呢?

  资金充裕助新股暴涨

  近期新股暴炒,分析人士认为是两个因素所致:一是目前A股市场中老股是机构林立,股价走势相对呆滞、股性不活跃,使得新多资金不愿意进场抬轿,因而对筹码极度分散且股性极其活跃的新股,予以了极大的兴趣。从而吸引一批又一批资金涌入到新股板块中,相应也使得新股行情出现一浪紧似一浪的暴涨行情。难怪有分析人士称,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不仅仅推高了股指,也推高了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

  二是因为目前上市的新股,的确有着一定的核心竞争优势,均是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也相对乐观。比如说昨日上市的方圆支承,未来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在老股中也并不多见。由于包括基金在内的众多机构资金有积极配置底仓的要求,而僧多粥少,只有大幅拉高之后才能获得所需要配置底仓的股票数量要求,故对应的新股也就有了大幅高开的走势。同时,由于新股股性活,一旦有大笔买盘涌入,就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跟风,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新股涨幅越来越出乎市场预期。

  暴涨引来隐忧

  上述两大原因的存在,推动了新股行情渐入“高温期”,继中核钛白、宏达经编等新股在首日出现500%的升幅之后,昨日上市的方圆支承再度被热炒。以昨日方圆支撑上涨幅度来看,这意味着一个中签的投资者可以获得超过2万元的收益,因此,新股暴炒对于一级市场中签者来说,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但是,从整个A股市场来看,新股暴涨则带来两大隐忧:一是新股暴涨会使得更多的资金回流一级市场,尤其是大型机构资金。在目前老股的估值接近“天花板”的时候,大型机构资金自然会对新股无风险但却拥有高申购收益率的机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是新股暴涨之后,也为日后A股市场的调整带来了较大的做空动能。因为新股发行询价过程中,其实已反映了各路机构资金对公司2006年甚至2007年业绩的估值态度。而在二级市场再获热炒,也就进一步透支了其2008年乃至2009年的业绩预期。一旦大盘调整,此类新股极有可能出现一波狠似一波的杀跌,而如此的杀跌行为也会给A股市场带来极大的压力。

  加大新股发行量抑制投机

  对于新股的暴炒,相关部门开始已予以积极关注,深交所前期就已经实施了新股临时停牌制度,但从宏达经编、中核钛白以及昨日的荣盛发展、方圆支撑等新股当日盘中走势来看,尚未起到预期的效果,因为短暂的停牌并不能抑制住各路资金对新股的追捧激情,也难以改变机构资金配置底仓的要求。所以,深交所于日前再度发出通知,对交易账户予以监控,意图抑制新股的暴炒,以便抑制投机,降温新股炒作。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对抑制新股炒作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目前新股暴炒并不是单一资金推动,也不是所谓的游资敢死队所为,而是各路资金众人拾柴火势高的效应所致。而相关的监控制度只是针对刻意炒作账户而为,并不会对流动性过剩以及众基金配置底仓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就目前来看,新股的暴涨短期内难以降温。

  所以,有市场人士建议,降温新股炒作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是在政策方面出台更为严厉的防范炒作制度,另一方面则是加大新股供应力度,稀释目前A股市场过多的资金。否则市场还会出现资金多而新股筹码少的现象,从而产生而供求关系失衡,最终引发筹码价格过高的格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