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北京首放:优质蓝筹牛市中坚力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7:2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个股点评栏目,仅为证券咨询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分析,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北京首放 周二,沪深两市出现强势震荡之势。从盘面看,以双良股份、大唐发电和海马股份等为代表的优质蓝筹股,纷纷涨停。观察近期盘面,我们发现,以金融、地产等为代表的一些优质蓝筹股,已经成为市场持续性热点,并不断引领市场冲击新高。事实上,本轮行情的先驱力量,还是来自具备高增长的优质蓝筹股。因此,我们认为,在机构投资者纷纷崛起的年代,在价值投资理念主导下,优质蓝筹股将成为牛市中期行情的中流砥柱。 大国崛起打造优质蓝筹 首先,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综合国力得到加强,而且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单就经济发展而言,我国经济总量逐年稳步增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持续拉动我国GDP增长,外汇储备超过1.3万亿美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经济快速发展和崛起,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当然,伴随大国的崛起,相关产业和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正在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中国在崛起的黄金年代,一批具有产业和行业龙头的大型企业,正在竞升于国际企业之间,迈向世界500强。而在这些大型企业之中,一些具备行业垄断和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将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优质蓝筹上市公司,如宝钢股份、中国石化和工商银行等。 其次,中国GDP高速增长,的确带动了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增长。由于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今年1-5月份,国有重点企业中多数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在监测的28个行业中,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国有重点企业平均增长水平的行业就有17个,占监测行业总数的60.7%。其中,建材、有色、冶金、煤炭和化工等能源和基础工业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均在29%以上。其中,冶金、交通、电力、汽车、外贸、机械等行业实现利润增速均超过国有重点企业平均增长水平。可见,大国崛起正在提升钢铁、机械、有色、煤炭、电力和汽车等一批工业行业的增长速度。 此外,大国崛起应该伴随国民财富增长,推动消费升级等一系列居民支出行为。所以,跟消费相关的金融、地产、百货、家具和食品饮料等行业,将充分享受大国崛起的业绩增长。如工商银行、贵州茅台和万科A等优质蓝筹公司无疑将受益中国崛起年代的消费升级。 优质蓝筹是长期投资主题 如果说大国崛起将打造一批优质蓝筹,那么伴随大国崛起的人民币升值和资源价格的重估,无疑推动优质蓝筹是本轮牛市行情的主力和中坚力量。实际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的升值。包括地产、有色金属,以及经营本国货币业务的银行等,都将在本轮升值潮中,分享资产价格的重估。 我们认为,在大国崛起、黄金增长的十年里,金融、地产无疑是最大的投资主题。以地产为例,中国自2001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来,开始出现大宗商品的消费倾向,即出现消费结构升级趋势。2006年中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住房消费增速至少超过了20%。同时,在城市化高速进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正在加速向城市服务业和工业劳动力转移。在这转移过程中,将会增强对城市住房的需求。我们认为,在我国人口增加、城镇化加速、传统文化影响、不动产投资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房地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及稳定增长期。同样,随着居民财富增长,金融消费将逐步成为13亿人口的日常消费。银行、证券和保险无疑成为最大的持续性投资主题。 围绕“增长”布局优质蓝筹 以基金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始终围绕业绩“增长”布局投资机会。从二季度披露的基金重仓股行业分布看,以中信证券、招商银行和万科A等为代表的金融、地产行业,被基金重点增持。因为在增持的背后,蕴涵着上市公司业绩的高增长。如中信证券昨天发布业绩预增公告显示:由于2007年上半年证券市场总体向好,交易持续活跃,各项业务顺利开展,使得公司业务收入大幅上升。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0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实现数与2006年同期相比上升幅度将超过5.5倍。可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主要围绕业绩"增长"布局行业趋向和选取优质蓝筹股重点买入持有。 为此,投资者应该从国际视野出发,结合宏观经济,考虑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策略,提前布局业绩增长的优质蓝筹股,事实上,本轮牛市行情的演绎和推进,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券商行业。无论是投资业务、投行业务,还是经纪业务,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券商龙头,无疑是处于高增长、高成长的年代。建议投资者围绕“增长”布局优质蓝筹,获取超级牛市的投资收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