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巨量资金场边观望 A股面临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1日 14:15 经济观察报

巨量资金场边观望A股面临抉择

  本报记者 张勇 李玮娜 上海报道

  连续缩量整理,A股正面临方向选择的关口。

  上周沪深两市股指虽然经历大幅下跌,但此后在银行、房地产等权重指标类个股不断强势拉升的带动下,最终股指再度重回4000点上方。上证指数最终收盘4058.85点,周线收出中阳线,涨幅3.69%。虽然7月20日上海市场成交突破千亿,但全周成交3726亿元,较前周略有萎缩。

  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流动性在A股似乎被得以控制,不过,大量的资金并没有远离A股,它们正囤积在场边观望,等待着政策信号的明朗。而7月20日傍晚,央行宣布从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望使市场许久以来对于紧缩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

  资金未远离A股

  上证指数在经过6月份7.03%的回调后,7月的前两旬显示出下跌减缓的趋势。月初以来,上证指数基本围绕着3800点附近进行整理。

  海通

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认为,“之所以大盘在7月份能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是因为机构资金目前比较平稳,没有大规模的撤离。”

  近日,300余家基金公布了2007年二季度报告,金融地产股成为基金二季度增持的主要板块,而且基金二季度出现净申购的迹象,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话语权明显增强,在基金的做多思路下对投资者的人气回升具有积极作用。

  “其实基金在最近的调整行情中还是比较稳定的,基本没出现大规模的抛售。”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一位管理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从大盘蓝筹股较为稳健的表现上就能看出,基金的核心资产基本没有下跌。”

  而在基金存量没有缩小的同时,新增基金的发行也未停止脚步。7月中旬,长城品牌优选基金、泰达荷银市值优选股票型基金获批发行,交银施罗德新基金发行在即,总筹资规模约300亿元。加上获批的创新型基金和拆分基金,简单估算,7月份由基金形成的增量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与此同时,保监会也将保险公司投入A股资金比例由5%提高到10%,有望给A股市场带来800亿元的新资金。

  在最近一轮4只新股同时发行的情况下,一级市场“爆”出2万亿元级别的申购资金“天量”。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港股的回调显示出有资金回流A股的可能。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投资者在静待内地与美国的新经济数据,港股近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不过,在H股前期连续上涨而A股却回调整理的情况下,A、H股之间的价差逐渐缩小,导致部分前期从A股转移投资港股的资金开始有所回流。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6月份有不少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将资金转移到香港投资H股,而现在这些机构或多或少的都有重新投资A股的行动,不过,这部分资金有多大规模目前还难以估计。

  场边观望

  然而,虽然有大量的资金在向A股靠拢,但这些资金还只是站在场边线上观望,近在咫尺,却不愿迈出一步。

  “在利息税或者利率调整政策出台前,大家都在观望。”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告诉本报,“机构不作为是在近期很普遍的现象,不论是基金、券商还是私募,不论手里的股票是否被套,都已经不太操作了,所以市场成交一直十分低迷。”

  7月13日,上海市场出现今年以来的最低单日成交,仅有571亿元。嘉实基金的相关人士认为,加息之前,机构都在等待新的宏观数据,而当时尚未出台的调控政策更是让机构不敢在政策明朗前轻举妄动,因此造成了市场量能暂时无法放大。

  在7月19日的上午,各方期待的宏观经济数据终于落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3.2%,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4%;GDP(国内生产总值)为10.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而也就是在数据公布的当天,19日沪深股市成交量再次萎缩,上海单边为637亿元。

  同时,股市扩容的步伐仍在加快,这也给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下周IPO市场将进入更为密集的发行期。根据已经公布的新股发行安排,从7月 23日开始,将有宏达经编(002144.SZ)等7只新股网上发行,发行股数总计达到了2.346亿股。

  上述7只新股分别安排在23日、24日和26日网上发行,而且,与上周新股发行不同,这轮新股发行都采用了惯用的“T+4”的发行方式,也就是说资金无法同时申购这一周的任何两只股票,而这对资金的需求则更大了。

  转折已来?

  不过,在宏观政策(加息)已经开始明朗后,市场的方向似乎已经迎来转折,一直困扰市场的量能问题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7月18日,上海市场全天成交813亿元,比近期最低水平的571亿元放大了四成,而到了7月20日,成交量再一次放大,上海单边成交已超过千亿元,达到1065.8亿。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自13日量能创近期最低后,市场出现了逐步的放量迹象,并给人一种很扎实的感觉,似乎机构资金在悄然建仓。

  国泰基金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由于有长时间的消化,在预期中的

宏观调控数据和加息相继落地之后,或许“转折”很快就会到来。实际上,7月20日股指大涨3.73%,再次站在4000点上方,似乎就已经预示了这种转折的到来。

  同时,近日有关媒体报道称,保监会对保险资金入市政策的调整,除了直接投资A股的比例提高之外,保险资金还获准投资ST类股票、过去12个月涨幅超过100%的蓝筹股等。

  对取消不得投资ST股和涨幅超过100%股票等规定,分析人士称,这是明智之举。因为股改以来许多股票已翻几番,ST股也因重组等价值重估。而保险资金投资股票范围的扩大,将给市场积极的信号。

  广发证券分析师万兵认为,7月18日和20日的成交量有所放大,说明投资者信心正在复苏。“虽然前期大盘在均线处遇阻回落,但股指并没有因此走弱,上证指数经过反复试探性冲击30日均线后,终于在20日突破了这一存在了三周的压力,而在政策明朗后,近期有效站稳在30日均线之上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

  大量的资金并没有远离A股,它们正囤积在场边观望,等待着政策信号的明朗。7月20日傍晚,央行加息,市场的方向似乎已经迎来转折,一直困扰市场的量能问题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