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理性看待A股成交量 量能会进一步向蓝筹股集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08:0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理性看待A股成交量量能会进一步向蓝筹股集中

  □本报记者 贺辉红

  大盘持续低量震荡走势,令很多中小投资者难以适应,也令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市场的认识始终持谨慎态度。有专业人士认为,量能萎缩要理性看待,目前A股的成交量也许才是正常的成交量。

  A股量能与港股比并不小

  目前,港股的总市值在18万亿港元左右,A股市值基本与其相当,但港股每天的成交金额基本维持在1000亿港元以下,去年的日成交额不足500亿港元,恒生指数从19000点涨到20000点时,每天的成交额基本维持在500亿港元左右,甚至于恒指站稳20000点,并在20000点以上持续整固时,港股的成交量能也没有得到有效放大,直到QDII开闸,港股成交量才有明显放大,但超过1000亿港元的日子仍屈指可数。而从A股前期的巨量交易来看,每天3000亿元以上的量能和6%以上的换手率几成4、5月常态,量能的损耗明显缩短了A股上涨的路径。

  广州证券策略研究员张广文指出,港股市值与A股相当,虽然香港有做市商制度,有权证锁仓,但高潮期A股的量能要比港股足足高出5-6倍,这就有点不正常了。张广文表示,不能单纯地以上半年的量来评价目前市场量能的高低,每天换手率维持在1-3%应属正常,上半年每天6%以上的换手率明显偏高。

  他认为,经过监管部门的查处,目前市场上的游资大幅减少,造成了众多绩差股近期成交清淡。另外,最近市场可选投资品种并不多,主力或为了寻找安全边际而组织资金打新股,或锁仓大盘蓝筹股以备战股指期货,因此目前市场成交量主要集中在蓝筹股,市场量能难以明显放大,同时也说明大盘的下跌空间亦因受此封堵而十分有限。

  

长城证券的特别研究员张勇亦认为,比之港股,前期群众运动所造就的高换手率的确有些离谱,随着印花税的提高,交易成本剧增,量能萎缩应在情理之中。他指出,目前市场分歧仍比较大,但有分歧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

  量能分化是大势所趋

  从近一周大盘的表现来看,成交量大多集中在大盘蓝筹股。昨日的情况同样如此,除了两只新股和次新股西部矿业外,成交额排前十位的有7只是大盘股,其中,民生银行、万科和中国联通的成交额均在10亿元以上,而S*ST数码ST泰格等成交量却少得可怜,反观其流通盘,却并不是最小的。

  分析人士认为,成交量最终将集中在蓝筹股。首先,公募基金建仓大盘蓝筹之后,不会轻易出货,私募基金则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对蓝筹股进行轮番炒作,由于安全边际的存在,炒蓝筹会比炒垃圾股安全得多;其次,从香港

资本市场发展的路径看,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前和千禧年的科技股行情中,成交量一直是集中在红筹股和科技股上,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科技股泡沫的破灭,香港市场逐渐成熟,价值投资理念回归,量能开始向蓝筹股集中。第三,随着股指期货推出和大盘红筹回归,个股的结构性分化将更加显著,量能还会进一步向业绩更好、成长性更高的蓝筹股集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