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及时雨 > 正文
 

A股H股一唱一和 上涨空间均有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11:59 每日经济新闻

A股H股一唱一和上涨空间均有限

  

A股H股一唱一和上涨空间均有限

A股H股一唱一和(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祁和忠 杨勣

  上证50(资讯 行情 论坛)成份股和香港国企指数成份股是两个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公司,现在两者的联动性越来越强。昨天,这种联动性在盘面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金元证券分析师宋庆东认为,这两个指数中的公司同处内地,公司基本面的变化都会
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从而对指数作出积极的或者是负面影响。但由于香港市场比内地市场更透明,投资者在判断沪深股指时不妨将国企指数也作为参考标准。

  两边主力一唱一和

  昨日,上证50指数跳空低开于886点,10时30分下探至874点全日最低点后逐浪回升,最终以892点收盘,较前一天上涨0.60%。香港市场上的国企股指数昨日也是在10时30分左右打出全日最低点6428.78点后慢慢回升,收盘报6506.18点,为全日次高点。

  个股方面,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G招行等大盘指标股继续保持强势,是上证50指数保持升势的基础,而且挽救了欲破位回调的大盘。昨日让国企指数回升的主力军也是交行等金融股。很明显,两边主力是一唱一和。

  国企指数面临调整

  虽然国企指数昨日探底回升,但还是下跌了74.24点,该指数已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自国企指数今年持续上涨以来,还未出现过连续4天下跌,且20日均线一直是其强有力的支撑位。2月14日,国企指数曾在触及20日均线后上扬。

  西南证券周兴政认为,虽然国企指数近日的累计跌幅并不大,但未来走势不容乐观。一是由于H股公司盈利增长速度减缓已成定局,在未来H股公司的财报集中披露期之内,市场将难以从企业财报方面得到有利的刺激因素;二是市场已将部分公司不菲的盈利增幅消化掉了,这使得H股市场难以找到支撑目前高点位的动力,比如中石油(资讯 行情 论坛),交行等;三是交行、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等金融股存在被高估的嫌疑。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而言,这两只金融股和香港银行金融蓝筹股相比已经相去甚远。因此,国企指数很难再次在20日均线获得支撑。

  恒丰证券研究部董事林家亨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20日均线肯定会跌破,国企指数短期仍存在调整压力,估计将在50日均线附近获得更强大的支撑。不过,林家亨对国企股长期牛市的看法不改,他认为经过合理的调整后,国企指数中长期仍将走好。

  上证50指数的高度有限

  对昨日上证50指数先抑后扬的表现,宋庆东认为,最近6个交易日里,上证50指数持续碎步上涨,屡创新高,涨幅累计达4.08%,而上证综指的走势则相对要弱得多,同期涨幅为2.52%。中石化、G招行等大盘指标股的强势,是上证50指数保持升势的基础。但从昨日上证综指和上证50指数盘中跌幅一度分别高达20点和13点的情况下,市场未发生恐慌性抛售,再次显示市场头部的形态将会比较复杂。但从资金流向看,有资金已在撤离,后市即使上证50指数再创新高(这种可能性较大,因为护盘资金昨日在维护50ETF(资讯 行情 论坛)并再创新高),空间也将有限。

  三招应对目前震荡行情

  近期市场有三个鲜明特点:横盘,缩量,缺龙头。在这种横盘整理行情中,投资者必须强化三种投资思维:

  一、要停止盲动。横盘整理行情中由于股价波动幅度不大,短线获利比较困难,因此不适宜波段操作。而且,窄幅整理结束后,大盘随时面临选择突破方向,市场存在一定风险。此时,贸然地参与短线行情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因此,当市场处于窄幅整理行情中时,投资者应该暂时停止盲动,静观其变,等待市场最终选择方向后,再有的放矢地介入。

  二、积极做好调仓的准备。调整不仅不会改变上涨行情的根本趋势,还有利于大盘充分蓄势后展开新一轮涨升。横盘整理是强势调整的一种。从历史规律分析,近十年来每年两会召开之前,行情走势都比较良好。因此,投资者不要对后市过于悲观,在操作上要积极做好随时入场的准备。

  三、精心选股。目前,大多数绩优蓝筹股股价均不高,市盈率很低,已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创新都会带来丰富的题材和炒作机会。精心选择个股,等待最佳介入时机则是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尹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