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璨

  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代表了每一股持股股东对企业经济权益享有的最终所有权,直接反映股东最终享有公司财富份额的账面价值。然而,在熊市周期里,可能会出现每股市场交易价格低于其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的现象,即“破净”。

  按照净资产=资产-负债的会计等式,资产减记、负债增加都将降低净资产账面金额。比如提高杠杆经营(增加负债)、大量潜在坏账(预期资产减少)、市场环境不利时金融产品、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无论计入当期损失还是资本公积借方,最终都减少净资产),或者是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化对于净资产不利调整等,都会加剧个股破净的预期。

  在当下A股破净个股中,银行股占比近三成,成为破净股最为集中的行业。虽然近期银行股出现持续上涨,但截至昨日收盘,破净的银行股仍不少,如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股成为破净重灾区,这与近年来传统银行业持续受到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金融去杠杆冲击的不利环境有关。统计表明,上市银行中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11年平均20%以上回落到2016年报数据平均13.55%(含次新银行),净资产盈利效率降幅超过35%;按传统思维,上市银行资本雄厚,净资产规模可观,抵御风险能力强大,理应获得市场更高的估值,然而却事与愿违,这不禁引发出这样的疑问——上市公司净资产规模大小与其市净率估值结果有必然关联吗?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其实,市净率PB估值法其核心思路与市盈率PE法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即在绝对现金流永续增长模式下,股权价值P=未来股利D1÷(股权成本Rs-增长率g);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每股净资产B之后,有P/B=(D1/B)÷(Rs-g);替换D1=历史每股收益E×(1+g)×股利支付率;有P/B=[(E×(1+g)×股利支付率)/B]÷(Rs-g)=E/B×股利支付率×(1+g)÷(Rs-g);可以发现,市净率PB模型是在市盈率PE模型基础上多乘了一个E/B(即净资产报酬率ROE);在不同公司的比较、应用上,应选择彼此企业在净资产报酬率ROE、增长潜力g、未来股利支付率、股权筹资的风险成本率(Rs)四个驱动因素类似的公司,即便是同业企业,上述四个指标亦不一定类似,故不宜笼统套用。

  在实际选股应用中,市净率估值法尤其适用于净资产投入总量大、现金流稳定的如钢铁、水泥、煤炭、有色、整车装配等行业,以某股为例:假设其最近一年每股收益为2元,每10股拟派发股息12元(折合每股派息1.2元),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0元,如果同行业内可比股东要求报酬率12%,行业增长率10%,那么分红前市净率估值法股价评估几何呢?P/B=E/B × 股利支付率×(1+g)÷(Rs-g)=(2/10)×(1.2/2)×(1+10%)÷(12%-10%)=6.6倍,以此为基准,P=6.6倍×每股净资产10元=66元;加回尚没有分离的股利1.2元/股=66+1.2=67.2元/股(这与市盈率估值法结果一致)。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设其每股净资产提高到20元,则净资产报酬率ROE将从20%(2/10)下降到10%(2/20),由此计算的P/B从6.6倍下降到3.3倍,但相对估值仍然为67.2元/股(3.3×每股净资产20元+1.2);由此可见,股票价值并不由净资产简单堆砌而推高,净资产盈利能力才是核心关键!而如果10元/股净资产能够对应更高的盈利效率,如每股收益达到2.5元/股,则其会获得更高的相对估值P=(2.5/10)×(1.2/2)×(1+10%)÷(12%-10%)×10+2.5×(1.2/2)=84元;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25%,其相对估值也将提高25%。

  (作者系怀新投顾首席投资顾问)

责任编辑:金黄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