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4日22:26 证券时报

  唐维

  MSCI今年3月更新标准后,关于A股成分股的选取标准有四:

  第一、选取大市值股票,剔除中小市值股票;

  第二、选择只包含A股的股票,剔除A+H股票;

  第三、选取非连续停牌股票,剔除1年内累计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

  第四、选择符合互联互通(深港通、沪港通)的股票。

  有意思的是第三条,1年内累计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不管质地多优良,MSCI都不要。即使如格力电器云南白药这样的老牌白马股,也因这一点而被排除在外。新版的MSCI的成分股较旧版剔除了18只过去一年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                  

  MSCI对新兴市场国家规定80%的可交易频率,也就是说单只股票停牌不得超过20%的交易日,考虑到1年的交易日大概在250天,单只股票1年内停牌不得超过50天。新兴市场可交易频率超过80%,是新提案中规定单只股票停牌超过50天就被剔除出MSCI成分股的由来。

  排除长期停牌的股票,这表明MSCI强调投资的连续性。停牌制度对交易连续性来说是不利的。

  A股此前停牌基本是上市公司可以决定的,只要申请合理,交易所一般就会让停牌。但2015年7月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性问题,所以交易所就重新确定了停牌原则,强调上市公司不得随意停牌。2016年5月,深沪交易停牌新规正式出台。

  当时MSCI认为政策实施成效仍需对市场反应进行持续观察。“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广泛性自愿停牌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反应强烈。MSCI欢迎上海和深圳交易所近期公布的停复牌增强监管相关措施,但需指出此类市场行为不仅在新兴市场,甚至在MSCI所覆盖的所有市场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考虑到停牌新规刚刚实施,投资者需要一段时间观察政策实施的实际成效并且确认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停牌的股票数量能在新规执行之后有显著的减少。”停复牌新规实施一年以后,据国金证券统计,新规对A股大面积停牌现象的确有遏制作用,实施3个月后停牌率即稳定在6%-7%,停牌的改善情况明显。但MSCI指数中其他市场平均仅0.2%,差距仍然极其巨大。

  然而,在很多A股投资者眼里,停牌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一年停个50天太普遍了。一些投资者甚至认为只要重组可以成功,等多久都是值得的,“好饭不怕晚”。以世纪游轮为例,巨人网络借壳成功,停牌379天后,在2015年“双十一”复牌当日以一字涨停板结束了自己的“冬眠期”,随后连拉20个涨停板,股价从停盘时的收盘价31.65元直接飙升至212.94元。这样的停牌,股民非但不会有任何不满,只会后悔自己没有在停牌前先知先觉“关进去”。

  对于国际机构投资者来说,市场波动并不可怕,这是投资风险的一部分,他们不能接受的是,因为市场规则所带来的对风险的不可预测性,比如因随意停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港交所一贯的政策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应尽可能持续交易, A+H股的停牌规则就存在着两种规则现象,当A股上市公司停牌时,相对应的港股往往还在交易。比如万科A股和H股在2015年12月18日双双停牌,随后港股万科企业(02202)于2016年1月6日率先复牌,而万科A(000002)直至7月4日才复牌。

  美股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公司经历重大事件而停牌,美国的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每天或者每几个小时都可能曝出相关新闻,股价也会随之上下波动。

  A股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决定了对待信息披露更严谨细致,所以在上市公司进行重大的资产重组、涉及很多重要的信息时,监管层会倾向于当这些信息比较确定了以后再披露给市场和投资者,在重组计划尘埃落定前暂停股票交易以防止过度的投机和波动性。不过,如果真的纳入MSCI,与来自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同场共竞,那就要求股民能够及时了解消息,以及对这些消息的判断,及时地通过交易汇总反映到价格上,连续交易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两市共有265只股票停牌,占两市3275只股票的8.09%,大部份是长期停牌,其中,7成公司公布的停牌理由均是“重大资产重组”,还有一成多为“重大事项”。筹划重大资产重组、重大事项,到底几分是虚几分是实,很难查证——既然是筹划,成败皆可不由人,在停牌数月之后,部分上市公司却最终宣布重组失败,让不少投资者无故踩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梁焱博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