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4日10:30 新浪综合

  来源:兴业证券 

  事件:近日,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透露,《“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等核电相关文件均已正式印发。 “十三五”期间核电将继续安全高效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和在建装机容量将达到8800万千瓦,与之前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核电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相吻合,可见福岛核事故的负面影响有限,安全性能大幅提升的三代核电技术仍能获得青睐。截至2017年1月,我国核电在建容量2416.6万千瓦,并网容量3161.7万千瓦,国内核电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乏燃料后处理技术走上舞台,千亿蓝海待挖掘。《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将加强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研究,补齐核燃料循环后端短板。我国虽然在铀矿开采和核燃料元件制作等前端技术上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但乏燃料后处理等后端技术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果按照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容量5800万千瓦目标计算,届时当年从反应堆中卸出的乏燃料预计超过1000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预计2020年核电站累积乏燃料将达到9000吨左右,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测算的800-1000美元/公斤的处理费用,2020年当年产生的乏燃料后处理市场约为500-70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乏燃料后处理厂、乏燃料贮存设施、运输容器等等,乏燃料后处理千亿市场将形成。

  投资建议:此次政策内容基本符合预期,后续核电核准招标有望将核电发展带入高潮。我们建议核电装备板块重点关注把握确定性和有业绩弹性及新技术驱动三条主线:(1)能把握公司发展确定性的标的,江苏神通(核电阀门+法兰);(2)存在业绩弹性的标的:台海核电(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制造商+军工业务)、南风股份(3D打印产业化)、纽威股份(核电新锐+下游石化行业回暖);(3)在核废料处理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倒逼的技术创新驱动国产化标的:应流股份(中子吸收材料)、通裕重工(中低放核废料处理的数控遥控吊车和智能处理移动厂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