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07:33 证券日报

  2020年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超10万亿元 养老行业备受关注

  专家建议,应鼓励民间与国外有经验的投资者进入养老产业投资领域

  主持人孙华:日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健康中国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预计未来相关配套政策将会陆续出台,健康中国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本报今日就其中如何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如何形成一批跨国大型药品流通企业,以及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等内容做详细解读。

  ■本报记者 苏诗钰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新路径和新目标,提出到2030年,健康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总监徐光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总体上看,本届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规划,都是以人为核心,以让人民获得更好的生活为最终目标,因此各项改革的政策措施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推进,《纲要》也不例外。

  在健康产业建设方面,《纲要》提出,到2030年,要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永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保健医疗养老长寿等方面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而我国当前与此相关的各种产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扩张的需求。因此,大力推进与健康相关的各种产业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与重要方向。

  对于建立产业体系对产业转型升级将所产生的影响,徐光瑞表示,一是可以明确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使得健康领域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是可以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全民重视健康、全民拥有健康、全民实现小康的良好生态;三是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让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健康方面的改革措施能够协同推进。

  徐光瑞告诉记者,从中美在健康产业上的消费对比来看,美国大健康领域人均消费水平在100美元以上,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保守估计,我国与美国在健康产业领域的差距在5倍以上。从人均消费和产业占比两个角度推断,到2020年包含医药卫生、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养老、医疗器械等在内的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0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20万亿元。

  李永刚表示,未来,应鼓励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产业与体育休闲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类型的体育锻炼与休闲服务。特别要注意发展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体育休闲服务。譬如太极拳,气功,禪修等。同时,要大力发展与老年人有关的保健品市场,以及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产品与服务具有最急切的需求,也具有比较强的购买支付能力。对现有的与老年人有关的各类保健品市场要严格监督,促使其规范。

  “此外,我国现在具有比较好的医养结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足,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应该鼓励民间与国外有经验的投资者进入养老产业投资领域。同时,各级政府应该把发展健康产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重视起来,加大对以上健康产业发展的引导规划与监督管理。”李永刚告诉记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李子聪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