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超声)继前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审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后,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备工作汇报。受此影响,连日来,上海自贸区概念股连续强势,昨天更是掀起了涨停潮。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国务院明确,试点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而从有关方面传来消息称,文化行业等现代服务业在未来的试验区内将有“破冰”式的改革,外资涉足的细分领域和股权比例都将有突破性的进展。多位专家认为,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堪比1979年建立深圳特区。上一轮改革倾向给予特区政策红利,而新一轮改革的核心是简政放权。此次国务院提请在试验区内暂停实施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有关法律规定,就是行政管制开放的“试水”之举,是中国新一轮制度改革的起点。
相关概念股获中长线利好
分析认为,自贸区获批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中长线利好,相关概念股中与政策契合度较高的个股迎来机会,因此,连日来自贸区概念股表现突出,昨天更是掀起涨停潮,上港集团等18只个股集体涨停。那么究竟哪些个股与政策高度契合?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分布在港口、物流、贸易、地产、金融等行业。如交通运输行业有上海机场;港口行业中有上港集团、浦东建设;金融商贸行业中有浦发银行、龙头股份、上海三毛、锦江投资、上海物贸;地产行业中有外高桥、界龙实业;临港概念股则为上海佳豪、中华企业、上海建工等。
分析认为,上海自贸区概念类似于深圳前海概念,政策带来长期利好,效益不会在短期内显现。另外,由于市场对“自贸区”存在预期,加上外围贸易环境的低迷,因此自贸区获批一事,短期内部分个股脉冲上涨后还需要关注风险。因而,投资者需要深挖政策,并了解上市公司具体的主营业务,寻找与政策利好契合度最高的上市公司投资才是关键,切忌盲目跟风炒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