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业研讨会纪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 09:47  平安证券

  事项:

  平安证券于2009年9月11日召开汽车零部件行业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汽车零部件行业专家、零部件上市公司代表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交流。

  一、平安证券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期待中国“博世”的诞生》

  1、零部件行业现状。作为整车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大约占到整个汽车产业链50%的价值。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摩托车零配件行业在整个汽车产业中的占比迅速提高,其产值也从2000年的61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946亿元,增长了7倍。

  2、发展历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区域,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目前我国有1800余家汽车摩托车配件企业,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基本分为4个阶段。

  3、上下游模式。汽车零部件原材料主要为钢材、橡胶塑料、其它织物等,上游价格最终由钢铁、石油、天胶等大宗商品决定。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其对上游的判断规避价格风险,在大宗商品面前没有议价能力。

  整车厂对零配件企业通过2~3年的认证后开始批量供货,一旦确定不轻易更换主要配套企业。合资企业在车型开发早期就让零部件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而自主品牌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参与研发的时间相对滞后。

  比较各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经验,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自由发展模式(欧洲模式);二是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的传统模式(美国模式);三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日本模式)。我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组织关系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零部件企业归属于某个整车企业,企业改制后成为全资子公司;另一种是独立专业生产企业。

  4、发展空间。从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发展经验看,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为1:1.7,目前我国汽车摩托车整车与汽车摩托车配件年产值规模比例约为1:0.5。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空间巨大。

  5、与博世比较。在欧美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取得了稳固的国际竞争力,在整车行业屡次大幅波动过程中体现了更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实力。

  我们选取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为例,该公司是全秋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等企业是我国零部件企业的国际标杆,从他们身上,我们虽然看到了不小的差距,但更看了广阔的未来空间。

  6、在行业波动中的相对稳定性。2008年至2009年中,整个汽车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波动,零部件组合收入、利润绝对值滞后于整车,但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恢复较快。整车企业单位利润所需的投资相对较大,固定资产成本比例高,在经济低谷期,毛利率下滑较大,而零部件企业一般为各子行业龙头,资产收益率较高,具有较为稳固的技术水平,在低谷期毛利率更为稳定。

  长期看,零部件企业始终保持着相对整车更高、更稳定的利润水平。其利润率是与其技术水平相关的,而不是由其所处的汽车产业链位置决定的。在汽车工业发展成熟的国家,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更强,表现比整车企业更为优异。

  二、行业专家发言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及展望》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国际地位稳步提高,总产值从05年的4160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8658亿元,销售收入从05年的4431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8379亿元。从盈利能力看,07年企业利润率最高的是外资企业,为8.7%,最低的是国有企业,为3.8%,民营企业利润率为6.4%,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也是外资企业,为10.6%。

  各配套体系中,独立供应商均占主体地位;自主整车企业向有资本关系的零部件企业采购的比例较高。合资企业配套供应商以外资零部件企业为主,自主企业则以内资供应商为主;因此,自主品牌的发展对带动内资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整车企业与主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稳定,一般不会在产品上市后更换主供应商,除非出现严重质量缺陷等问题。

  中国汽车零部件2008年出口额为350.5亿美元,而2002年为48.4亿美元,增长非常迅速。出口金额国别构成中,美国占30%,其次为日本、韩国。

  2007全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研发投入接近50亿元,07~08年度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如博世、电装、德尔福、法雷奥研发投入均在7%以上,以自动变速箱为代表的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多数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实现本土化生产,但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外方。

  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展望。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中国、南亚、美洲)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置,生产活动更靠近市场;跨国零部件公司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将拉动二、三级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金融危机对零部件OEM出口打击较大,对售后市场影响相对小。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中国零部件出口将会恢复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仍然主要面向维修市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总量大,产品品种、档次覆盖面宽;国家鼓励整车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企业自主开发新车型,为中资零部件企业创造了配套的机会;跨国零部件公司会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为中小零部件企业提供了二、三级配套的机会。

  行业经营压力。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节能、减排和安全法规将严重影响某些零部件企业的生存;汽车电子技术是制约其发展的技术瓶颈;国际市场面对更多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外资零部件企业凭借其掌握核心技术,仍在高端车型市场占主导地位,在电控零部件占垄断地位。

  2、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出口的成就与机遇》中国汽车摩托车产品出口的业绩。2001—2008年,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从13.5亿美元增长至148.15亿美元,增长996%,年均增长41%。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产业技术和研发水平提高,不少企业的零部件进入著名跨国汽车制造商的装配线;汽车零部件技术来源的国内产出比例已经从20%提高到58%。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优势。中国外贸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基本面优势。优势之一:完整产业体系且不以资源产业为主;优势之二:人力资源;优势之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势之四: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优势之五:巨大国内市场与出口市场相互促进。

  危机给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带来的机遇。机遇之一:反向OEM(类似万向模式)海外收购的政治和经济门槛都显著降低;机遇之二:降低生产成本压力加大,而转移生产的社会阻力减小(汽车工会遭受重创)。

  金融危机对国际生产布局和转移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其中的机会。传统产业:危机淘汰竞争对手效应;先进制造业:回撤与加快转移双重效应;国际生产转移方式从跨国直接投资转向东道国内资企业自主行为;从制造业环节向更高收益环节延伸;整车出口存量日益增长带动维修配件等需求增长;海外消费者收入预期恶化,转向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如美国进口的中国轮胎高度集中于替换胎的第三梯队市场。

  中国汽车产业投资与发展面临的相关重要问题。避免分散力量,锁定重点市场;注意人民币汇率调整长期趋势下的汇率风险(积极探索人民币计价结算);汽车产业可能成为中外国对华贸易摩擦重点(质量风波扩大化);对气候变迁以及由此衍生的低碳经济、新能源等概念需多方面思考。

  3、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刘双喜博士:《发动机排放标准升级技术路线及发展动态》中国机动车排放法规发展。中国机动车排放法规起步较晚,排放阶段比欧洲落后约一个等级;升级时间快,2012年以后可能会与欧洲排放水平接轨;国内机动车企业排放技术更新快,压力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