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八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我们是全球第二大。这里面一方面给旅游消费带来了一系列的新的变化,比如同城化时代的到来,比如自驾车旅游,比如一些旅游新业态都会出现。所以,我们感觉对这个市场的推动是非常有力的。这次应对金融危机中,我们启动国内旅游消费,从政策上和制度设计上把旅游业提高到了扩、保、促的战略地位上,融入到国家战略体系,同时国家的投资,包括直接的投资和环境的变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从这三个方面来讲,我们在这次金融危机应对过程中成为国际旅游业的一个亮点。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发展来说,应当说成为率先复苏的行业之一。这是三个好的基本判断。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也有一些担心的地方,担心的地方是什么呢?
第一,从我们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人均消费量比较低,中国旅游市场是大众市场,大众市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广大老百姓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按照我们首长的话说,现在老百姓考上大学之后出去旅游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事实上从去年我们旅游总盘子到了17亿人口,今年我们预计会突破20亿。这样一个盘子来看,对我们大家来说就是意味着在座的每个人每年至少旅游一次,在城镇人口可能达到2-2.5次。就是因为广大老百姓出去旅游了,而不是像旅游业发展早期只是少量的入境旅游者进来,中央才如此关注。包括最近几次和国外签定协议,胡总书记也出来的。这个体现了中央政府判断中国进入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大众旅游发展阶段第二个特点是什么?人均旅游消费量比较低,我们人均不到500块钱,城镇人口高一些,就是900多,农村人口不到300块钱,这是整个旅游产业运行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处在大众的观光旅游的阶段,因此拥挤的问题,结构不均衡的问题都是由此而来的。
再一个,我们大量的旅游需求出现分层的情况,比如高端的,像海南的房价,春节在好的酒店好的房间可以卖到两到三万块钱,但是也有大量的社会上几十块钱的客栈。有人出去做豪华的度假游的,专门到海岛,也有到周边转一转的。所以,我们这次监控的数据,尽管我们整个收入人数都有超过两位数的增长,但是我们有65%的人群是一日游,意味着什么?就是开车到北京的平谷,摘摘桃子就回来了,人均消费量比较低,这是我们当前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的矛盾。我们总体的表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我们相对滞后的产业模式之间的矛盾和相对落后的产业发展水平的矛盾。
我们讲的市场面之后再看供给面,这次金融危机非常明显的暴露出来我们产业运行中间内在的问题,比如整个行业运行,这次金融危机过程中,高星级酒店房价也好、平均出租率也好,是在逐渐下降的。我们这个行业的数据是下降的非常厉害的,到现在也没有复苏,我们现在讲的复苏是市场面复苏了。第二,我们很多旅行社举步维艰,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个人判断我们整个接待体系,饭店也好,旅行社也好,景区也好,车队也好,整个接待体系过去是围绕入境高端的市场做起来,就像一个人过去是一直为富人服务,但是为富人服务的增长率保持低位增长,供给保持高位增长,形成巨大的产能过剩。而国内旅游人数从总的人数来讲是可以补进来,但是人均消费不到500块钱,这是我们一个国情,是旅游行业的业情。过去入境旅游为主,从旅行社的角度来讲是团队运作,团队观光,有时候还是导游举着旗子走街串巷,拿拿回扣的方式。大量的散客成长起来以后,国内旅游成长起来之后,我们掌握这个市场的能力没有跟上。我们每年有1.3亿入境旅游人次,通过旅行社完成的人数是多少呢?15%。出境旅游4584万,通过旅行社的是25%。最大问题是国内市场,不到6%是通过旅行社完成的旅游。这对于我们整个行业运行的状态不是好事情。正是因为我们这样一个市场需求变化和相对滞后或者是相对传统的商业模式之间才给携程、易龙这样新兴旅游运行上留下巨大的空间,我们各位都是在金融投资方面的专家,我们想象一下携程也好、易龙也好,包括酒店业里面的如家,你说他有多高深的技术?我没有看出来,说是高科技企业?我没有看出来,基本的运行模式就是CV加上呼叫中心,加上斗地主分田地的营销方式,到大街上派卡,把市场做起来了,运作方式并没有很多很创新的东西。那因为我们传统大型旅行社没有把握住这个市场。
再从酒店业来看,我们传统的酒店业运行是强调什么?大而全、小而全的运营方式。现在在逐渐的调整,包括我们的星级评定标准,这两天我们刚刚组织评审,我们在从1988年到1993年到1997年到2003年到2009年,标准是一直在下降,也不能说是下降,就是结构性调整,从关注大而全小而全到关注核心产品。我们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人会选择如家、七天这样的酒店住,我们看他能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包括七天在雷曼兄弟倒台的第二天,又进来了五千万。他们也是通过风险投资加上对核心产品的关注和大众旅游需求的满足而成功了。我们看这样一种方式在今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这些企业没有感觉到什么风吹草动,因为他有日租房,像如家在北京地区有超过100%的出租率。
所以,我跟他们聊,因为100%超过行业的惯例,大数也是在80%以上,跟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0%相比高出2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业态的发展,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国民旅游需求,换句话说,他在未来市场上谁能够把握住国民大众旅游需求并提供相适应的产品,我想谁就能在市场占有先机。
所以,对于未来市场业态的判断,一方面我是看重一些具有资源稀缺性的投资领域,比如黄山、九寨沟、桂林,这些企业只要政府价格上允许他做一些浮动,当然现在政府控制的比较严,从我个人来说,我也是不太主张短期内调价格,因为刚刚复苏,市场价格调高了可能也有问题,所以我们也通过内参在呼吁,希望在旅游业上游不要调高价格,包括景区、包括航空,也包括其他的供应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类企业在中国观光型旅游发展阶段,不管市场怎么变化,有人说从观光型到旅游度假,中国人多数的是农村的想到县城,县城的想到省城,省城想到北京,我想这种观光型的旅游在几十年不会变。包括我们在内的公司有首旅股份,早期是把几个饭店装修了,在一些地方有景区,像中青旅在乌镇有景区,现在国旅在做IPO,他也是想往上游方面发展。原因是什么?
就是我们对整个市场判断,就是以观光性为主体。
第二,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越来越向大众化方向考虑。我们看通过IPO上市的之外,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在香港上市的,甚至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很多都是盯着散客市场,自由行市场。包括很多同志在研究自驾车旅游如何商业化的问题,这些东西量比较大。前几年我一直做一个丽星邮轮,他在中国推出一个我的客栈,推的速度很慢,在香港开董事会的时候我过去一次,他投几个领域,景区类的,旅行社、酒店、交通,我说景区特别是自然山岳型、湖泊型的景区国家是没有开放的。旅行社对于这个领域不愿意进,想进饭店,他看了一些报表,觉得不想进,当时想进经济型酒店领域,所以做我的客栈,99块钱的,但是速度慢了一些。高星级酒店多数推动的主体是谁呢?事实上是政府在推动,表面上看是房地产企业在介入。我到一些地方,像重庆,一个城市三年之内要多30家五星级酒店,山东、浙江提出每个县都要有五星级酒店。我说你盖酒店容易,客源怎么办?反过来你看为什么又大量的往里进呢?前一段时间在新华网上发了我一个专访谈过这个问题,用的名词是谁吹大了中国旅游业的泡沫。我当时提的是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刚才我说我们人均消费量只有500块钱,去掉交通和景区的门票、餐饮,留下住宿有多少钱?中国撑得起这儿多五星级酒店吗?到明年年底报建和改建的子星级酒店有1700家,这么大的增量加进去,我们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但是为什么又有大量的资产往里进呢?投资者比谁都是要聪明的,因为钱是真金白银掏出来的。我个人分析是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大量的投资机构是按照商业综合体进行的,比如万达集团的万达广场在全国各地有很多,里面有写字楼,有购物中心,有电影院,有酒店,有公寓,这是一种类型,采取城市综合体的形态开发。还有一种就像世纪金源,黄总的开发模式是什么?圈一大块地,周边开发房地产,住宅地产,在里面套商业地产,商业地产里面套酒店,通过酒店提升这个地方的商业氛围,第二是增加小区的品质。通过这个小区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给这个酒店增加客源。还有大量的民营企业是有避税的需要,因为一个地产投资进去了,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但是如果变现走了,所得税是比较高的,他们是通过所得变投资的方式进行避税。还有现在越来越多的采取什么呢?在二三线城市开发的一些项目,政府告诉他你拿这块地可以,你要什么条件也可以,但是你要给我盖一个五星级酒店,这就是政府买单,是非理性化的投资,这种投资下去之后把整个市场供求结构就扰乱了。这不是我个人说的,是几个企业老总说的,说现在盖五星级酒店和盖厕所一样,收一个入厕费有完了。因为旅游总盘子的投资,有时候我算不过来帐,为什么呢?整个行业国内旅游收入不到9000亿,入境旅游是420亿美元,你每年把全国各地报上来的数据加起来有上万亿投资,怎么能算过来这个帐呢?这里面有大量借旅游的名字做商业地产开发的,包括黄总的运作模式,你说他是做酒店、旅游投资?像港中旅的海泉湾的项目,更多是城市运营的概念,只不过里面有些旅游的项目。
从未来发展空间来看,旅行社有没有空间呢?依然有,这个空间在哪?从国际的经验来看,像日本的JTB、像德国的TUI、像美国的运通,大体上是三种模式发展旅行社。日本的JTB是什么方式呢?就是做旅游批发商,我控制客源来控制资源,所以他可以做成全球比较厉害的企业,我掌握客源以后,我把航空、餐饮、商场等等都开过去,最极端的例子是把夏威夷岛做成一个旅游非地,这是一个发展模式,大体的意思就是横向一体化。再就是德国的比较模式,包括西班牙环球旅行社,这是集团的概念,但是又不像我们首履通过政府运作的方式包含很多产业模块,他可能就是航空、酒店、旅行社,是这样的模式,他通过客源添满航空的座位数,通过座位数跟地方接待方谈采购价格。还有一种模式就是美国运通,美国运通不是我们理解的旅行社,他是做旅行相关服务,包括花旗银行做信用卡、公司卡、差旅管理等等,我看中国未来企业大的发展方向是这个,短期来看,这能够顶住商务散客市场,这种旅行社我是比较看好的。国内几家,包括春秋、中青旅、广之旅、南湖国旅,我是看好这几家旅行社的运作模式。从酒店来看是什么呢?是连锁化发展,集团化成长,规模化成长,面向大众化市场是有发展前途的。至于景区类,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来看,现在是要求剥离一些东西,博物馆、文物不允许在里面,剥离出来以后,加上传统的自然景区,又不允许对资本市场开放,留给我们的空间只有一个,就是华侨城的欢乐谷模式和海泉湾的模式,大家这个需要大量的资本介入。
当然,我也和他们董事会沟通过,这样的方式是不是能够快速的扩张?迪斯尼这么多年了,全世界不就是那么几家吗?你说十年之内发展20家、30家?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容量吗?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控制资源的景区经典类的是综合体。旅行社这块是三种模式,近期是盯着散客市场,酒店这块大量的经济型酒店依然有增长机会,高星级酒店侧重于品牌,比如首律集团、锦江酒店。
总的来说,对于市场运行来说,对于下半年我们判断是比较乐观的,经过半年的运转,经营业绩有望触底反弹,我们研究院有一个企业家信心指数的报告,也有旅游预警的报告,现在已经开始反弹了,最保守的说是好转了,乐观的说法是到年底会转好。这是我基本的判断。从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我们正在研究,下一周才能正式做新闻发布。给大家说几个大数,初步的判断,我们预计增长的速度来讲,因为是历史最长的黄金周,八天的时间,再加上这么长时间憋着,我们认为会有大的增长,大盘子会有2亿的人口,我们希望各地关注十一黄金周。将来到年底,如果甲型流感不出现大的变化,至少政策上不做大的调整,应该说年底实现全年旅游总的目标,就是20亿国内旅游人次这个总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对于整个市场,我是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但是从产业面来说,我也在密切关注我们整个市场上企业的动态,要看企业家能不能够把握住大众旅游时代的机遇和主要的矛盾。把握住了,我想我们这个市场就能够成长起来,我们的企业就会成长起来。
我就跟大家报告这些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