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股成长性陷阱 深发展超常规剥离玄机

  以7连阳的深发展为例

  史尧尧/文

  在超常规信贷投放和加大拨备做低基数的配合下,2009年伊始银行股引爆一波快速反弹,其中以拔得头筹的深发展最为典型。这背后更深层次的股价催化剂则是投资者对所谓“成长性”的迷恋。

  通过在2008年第四季度激进拨备和核销,预计深发展2009年净利润增速将从此前的-23%提高至480%以上。此举引发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股价大幅上涨。

  有分析师估计,如果深发展此前严格按照银监会所作的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操作的话,此次大幅剥离的资产未来的清收金额可能高达40亿元。这或许已成为吸引潜在购买者的一块诱人的蛋糕。但也有人对此质疑,“这次深发展核销的主要是2005年以前的贷款,挂账时间已经很长,回收的可能性应该很小。”

  不过至少从当前来看,深发展此次创造了一种新的利润调剂模式,那就是利用剥离资产为将来资产清收时利润回流腾挪空间。这与银行业的惯用手法——利用高拨备释放利润有异曲同工之妙。

  超常规剥离玄机

  在深发展此次核销中,次级贷款核销近70%,可疑类贷款核销100%,这大大超出市场的预期。

  但这些剥离的贷款还是有潜在回收可能的。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说:“如果深发展真如它所说严格按照贷款规定中的损失概率(关注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次级类在30%-50%、可疑类在50%-75%、损失类在95%-100%)要求进行贷款分类。根据人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及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中提出的关注类2%、次级类25%、可疑类50%和损失类100%的拨备计提,依据深发展此次的拨备和剥离资产数额与不良贷款的总数来反向测算,此次不良贷款剥离的‘潜在回收账款’大约在30亿—40亿元左右。”

  可以印证的是,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手工行的不良资产后,其总体贷款收回比例在40%左右。如果此次来推算深发展所剥离的94.48亿元的贷款,则回收金额约为38亿元。

  即使采用更保守的计算方法,分别取各类贷款损失率的最大值,即关注取5%,次级取50%,可疑取75%,损失类取100%,则回收值约在21亿元。

  至此,结论为:深发展此次大幅剥离的资产未来的清收金额可能高达40亿元,最保守估计也在20亿元以上。

  但质疑者认为,超额核销可疑和次级类贷款,恰恰说明深发展之前并没有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来严格操作,这其中隐含的风险很大。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拨备覆盖率目前仅为105%左右,离银监会130%的拨备底线还有不少差距。但是现在仅仅19亿元的不良贷款余额,基数小,这为将来拨备率的提高创造了巨大的上升空间。

  据媒体报道,之前受市场关注的北大青鸟15亿元贷款就在本次核销范围内。报道还指出:“根据2008年5月深发展与北大青鸟等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深发展将回收10亿元贷款。对此,深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款项仍在法律协议中,在第四季度还没有纳入回收。”

  如果假设深发展将10亿元回收后纳入现有拨备中,现有拨备率将提升至157%左右。

  经过此次拨备和剥离后,深发展2008年净利润仅剩6亿元。未分配利润也随着股东权益逐步减少,从三季度的184亿元下降到160亿元。随着净利润的大幅降低,深发展的分红压力也大幅减小。

  证监会所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要求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前三年的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深发展此番调整,实在是一举多得。

  “看来深发展如果第二次分红,又将是一次意义大于实际的表演,这有损害普通股投资者利益之嫌。”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