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5倍PB是银行股的安全边际 (2)

  温春岭解释说:“这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2009年的运行,一些银行坏账会暴露出来。另外,银行的拨备是否能够足以覆盖不良贷款的上升。在没有明显的负面迹象出现之前,我们是不会做出调整的。”

  “另外,我们估计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真正的显现会在两年以后出现,到时候政府可能会出面处理。至于目前风险暴露,银行是有很多的方面来掩饰自己的财务状况。”温春岭补充道。

  一位金融学教授表达了和温春岭相似的看法,他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经营同质化,恐怕也很难通过个股选择规避系统性风险。还是等问题暴露以后再来做投资判断为上策。”

  “让民众能够感受到金融体系处于稳定和可预测状态”。这是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David Swensen—继巴菲特之后位列美国第二的最成功投资人—在美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给新政府的忠告。

  虽然,目前以中国上市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业相对还很稳定,这也正是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如何使得目前经营结构下的中国银行业出现下次投资价值的真正显现,这不是PB能展现给投资者的。

  流动性修复预期?

  尽管风暴就在不远处,但对于交易型投资者来说,仍然能够在与市场心理的博弈中借助政策和资金的东方进行炒作并获利。

  “流动性的高低要比实体经济的出现好转对市场和股市所带来的影响更为迅速和猛烈。”最近这一说法逐渐流行起来。毕竟,在当前经济尚未明显升温之前,哪个政府敢去背负通缩的罪责,主动及时地收回流动性?

  美国基础货币最近3个月翻了一番,但货币乘数降至了冰点。流动性走高可能正是巴菲特先生敢于大肆买入金融股的真正原因。随着美元印钞机的加足马力,就意味着巴菲特的投资收益将在未来一两年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回到中国国内,据央行报告,12月份银行业投入贷款在7000多亿左右,对业绩回升起到推进作用。12月M2即广义货币供应量在连续6个月下滑后大幅反弹,同比增长17.82%,环比增3.02%,为16年来首次;M1即狭义货币供应量在连续7个月下滑,并在11月创6.8%的30年新低后呈反转态势,同比增9.06%,环比增2.26%,显示货币总需求的逆转。大机构尤其视M1见底回升为宏观经济和股市上行的领先指标,这个数据与股市走向的关联度已由原来的0.6上升至0.7。遂导致进入2009年以来股市走出放量上行的独立于周边股市的增量资金建仓行情。

  在通缩预期中,投资者抛弃资产,现金为王;而一旦进入通胀的预期,情况就会出现反转。银行股的估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从近期银行股的走势来看,流动性的释放已成为银行股景气上升的报春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