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钢铁行业:静待春天到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4日 15:26  金羊网-羊城晚报

  在经历5年高增长和景气周期后,中国钢铁行业再次进入调整周期,而上次调整始于1998年后的亚洲金融危机。行业周期下行迹象在2007年年底已初现,只是全球商品泡沫导致中间需求膨胀使钢铁虚假繁荣延续到去年上半年,但在下半年付出深度调整的代价。站在目前时点展望2009年,在内忧外患的需求和产能过剩的基本面下,钢铁行业虽可从目前极度深寒中恢复,但仍无法摆脱弱势供需均衡和行业景气底部运行趋势。

  固定投资明显回落

  2009年,中国钢铁内需风险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制造业等市场化部门投资的下降和汽车家电等消费的低迷。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政府积极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主要投向铁路、港口、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投资增速下滑的压力。假设4万亿元投资中60%是超计划新增投资,2009-2010年每年可因此新增1.2万亿元投资,按照3200吨/亿元的粗钢消费强度,2009-2010年均新增粗钢消费3840万吨。

  我们预计2009年中国实际固定投资增速将回落至12%,这较2008年明显回落,我们假设如下: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0%;包含金属冶炼、化工、机械等制造业部门投资同比增速下降至0%,而包含政府4万亿元投资在内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5%,其他行业保持15%增长。

  外需曾是2006年后驱动中国钢铁景气周期的主要因素,根据行业协会2007年统计,中国钢铁直接和间接出口比例已达23%(其中直接出口14%,间接出口9%),但2009年后,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延伸,这一动力的衰竭已是必然趋势,根据OECD全球领先指标趋势分析,最乐观的估计是2009年下半年后国际钢价和需求才有复苏的可能。

  仍存产能过剩压力

  虽然2007年后国内新建粗钢产能已明显放缓,但面对内外需求下滑的压力,2009年国内已存产能和新建产能仍面临过剩之压力。去年6月国内日均粗钢产量达156.5万吨,年度化产量达5.73亿吨,按照95%的产能利用率计算,去年中期国内粗钢产能达6亿吨,考虑下半年约3000万吨新建产能投产,保守估计2008年底国内粗钢产能在6.3亿吨左右。

  基于上述假设,预计2009年国内粗钢产量为5.02亿吨,同比微增0.4%,相对6.3亿吨的产能,2009年国内产能利用率为79.7%,钢企必须通过主动减产来适应需求的下降,利用率的不足将使部分企业面临亏损压力,行业整体利润也将因此面临大幅下降。

  基于上述分析,2009后中国钢铁可能将进入一轮2-3年调整周期,其行业特点是:需求低迷、产能相对产量过剩、钢价和原材料价格处于相对周期低位,钢企实现盈利变得更为困难,行业并购重组更有可能。

  估值已到安全区间

  在产能过剩基本面下,钢铁供给将被动适应需求的变化,产能高度分散使国内处于一个充分竞争的钢铁市场,国内钢价将均衡于高成本产能的成本线上,产能利用率不足将抑制钢企的盈利能力,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仍影响钢企的盈利水平,但展望2009年,现货和合约原材料价格差距缩小使钢企间的成本更趋近,下游行业需求减弱使品种钢相对普通钢的溢价缩窄,主导大钢企盈利的特质属性在2009年优势明显减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