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企高管降薪忙 股权激励金手铐失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7:11  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记者 王铮

  “国企能对市场信息作出类似反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自10月下旬以来,国企高管主动降薪消息密集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10月 23日,传武钢集团正酝酿公司内部的降薪事宜,普通工人降薪20%,处级及处级以上干部降薪幅度则将达到50%;

  11月4日,传出宝钢集团全体员工工资平均下调10%,管理层工资将更大幅度下降。

  航空业亦追随开始全面降薪。11月4日,东航董秘罗祝平对外承认,东航正在采用降低奖金的方式应对经营状况不佳,时间已持续几个月,但他对具体降薪幅度未做披露。南航、海航亦早有降薪之举。

  事实上,国企高管降薪最早是在6月,当月25日,国电集团的一位负责人证实,由于电厂经营亏损,国电集团从集团到分公司一线员工下调薪水幅度略低于30%,其中领导的降薪幅度,尤其是亏损火电厂领导的降薪幅度要高于普通一线员工。

  目前,企业降薪潮已波及到国内房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一系列行业。

  尽管经济危机来势凶猛,但国企如此大规模降薪还是让市场备感惊讶。在民间印象中长期钢性并且只增不减的高管工资似乎突然开始与市场接轨。

  此举让人振奋,薪资专家认为国企已然深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开放性值得肯定。不过仍有人士认为,动作不会太大,效果亦颇有限。“只是表示一个姿态,高管工资与业绩彻底挂钩还有待时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对《上海国资》表示。

  多重背景

  “降薪是各种因素叠加后发生的现象,很正常”。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对《上海国资》表示。

  而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的实体经济下滑是引发国企降薪最为直观的原因。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感叹:“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全面的、全国性的,企业也没有办法”。此论断可从第三季度上市公司报表得到应证。

  申银万国研究所提供给《上海国资》一份报告中说,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A股单季收入增速大幅下滑9个百分点。钢铁、橡胶、煤炭、造纸存货增速过高。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占利润比已处于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这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不可比较,那时开放程度不如现在,且属于区域性范围。今年的经济危机可能是中国近30年来遇到的最大一次,明年情势将更为严重,因此国企此时降薪是表明企业高管与业绩挂钩的一种决心和态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孙义群对《上海国资》分析。

  上海荣正咨询董事长郑培敏对《上海国资》证实此判断:制造业企业毛利不高,现在开工率严重不足。“与以前的辉煌已不可同日而语。”他说。

  尽管如此,众多研究人士对主动降薪仍颇感意外:国企高管并无理由一定要降薪。

  “国企对市场信号通常不敏感,如果亏损,政府不会不管,或者由银行贷款发工资,财政注资核销坏账等等。”罗仲伟表示。

  外部降薪的示范效应亦不容小视。

  苏海南认为,经济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在企业业绩。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金融风暴导致美国社会各界对金融界精英拿高薪的质疑。“所在金融机构濒临破产,但精英们还是有巨额花红、工资和度假权。这是美国国会一直反对救助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欧盟和美国国会都提出要限制金融高管过高薪酬,维护社会公平。这对我国有关管理机构有启发,对国内那些拿过高薪酬的企业高管来说形成一定压力。

  这个看法在业内得到认同:“近来美国一些大公司的管理层因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而主动放弃激励性薪酬,对我国国企的经营者形成了压力。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层应该从企业发展、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而主动减薪。”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对《上海国资》表示。

  更有一层原因是,国内的舆论压力。

  “因为在国内,任何一个国有企业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利润中总有一部分是垄断利润,依照凭藉垄断利润所得的薪水已违背社会公平原则,而今年上半年,国企高管薪水涨幅大大高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这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不满。这次一些国企主动降薪就是对社会压力的一个反应。”剧锦文表示。

  与他持相同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董事长兼总裁马明哲的高薪引起热议,高层亦相当关注,多次表示要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目前适逢经济动荡,大型国有企业拿过高薪酬的高管人员降低薪酬,既是顺应形势的需要,也是体现公平的需要,能起到表率作用。”苏海南介绍。

  和君咨询股权激励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明宇对《上海国资》证实,早在9月份时,国家有关部委召开国企负责人会议,要求高管薪酬结构、数额透明化,监管部门必须加强薪酬监管。

  另外,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10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决定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查工作,调查人员范围包括各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及二级子公司关键职位。

  此番决定引起市场人士广泛猜想,市场认为,此次降薪潮当是国资委背后推动,并将重构国企薪酬体系。“几个钢铁巨头同时传出降薪,绝不是偶然的。”一位薪资专家断言。

  降薪几何

  目前,国企高管降薪具体数据尚不确切,各大企业对此亦颇为隐晦。宝钢一位人士对《上海国资》表示,尚没有降薪的具体文件,对市场传闻的10%的降低额度并不清楚来源。

  市场分析人士因此对降薪态度各异。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其不过在经济萧条时做出的一种姿态,所决策降薪幅度并不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

  罗仲伟表示,国企高管降薪程度不会太大,对企业盈利和成本影响当非常微小,“是在下毛毛雨”。

  他的理由是,从账面上来看,目前降薪的国企高管的收入并不高,与职工收入差距亦不明显。但“还有很多隐形的收入,诸如奖金、其他费用等并不在账面体现。降低幅度可能对高管工资收入没有很大影响。”

  孙群义亦认为,高管降薪不会大面积大幅度降薪。“只是一种觉悟的表现。”

  他说,国有企业高管收入有两个标准:一是年报中显示的数字,一是实际拿的收入。“这两个数字浮动比较大,单纯指降薪幅度多少并没有太大实质意义。”

  更有人士认为,各企业降薪只是为了响应国资委“过冬”号召。“应该是一种暂时现象,不会大范围扩散。”

  不过,理由尚不充足。从此次传出降薪消息的企业来看,都是目前深受打击的行业。比如钢铁、航空业等。因此,高管降薪似乎确实在表示企业自身经营已经非常困难。“降薪是大势所趋,未来还会加大幅度。”一位钢铁行业分析师对《上海国资》表示。

  这位钢铁分析师介绍,据他了解,武钢降薪幅度是通过成本核算出来的。不仅高管薪水减少,其他开支也在大幅度缩减。

  “武钢目前的做法是,高层降薪50%,其他员工降低20%,比例较合理。”他分析说。

  他肯定地认为,制造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降薪已是减少成本的有效方法,并不是作秀。

  他的说法得到郑培敏的赞同。郑培敏曾参与宝钢股权激励计划,他对《上海国资》表示,宝钢早已决定降薪。“目前经营很困难,这种情况放在上半年,完全不可想象。如果不降薪,日子很难过。”

  不过,今年上半年引起争议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和保险机构却并未传出降薪消息。

  “国有大银行和保险机构目前现金流不存在问题,实体经济尚没有影响到它们。况且它们是国民经济命脉,财政部会有保障措施,不会出现如实体经济那样的严峻状况。所以提降薪为时尚早。”一位金融行业分析师对《上海国资》表示。

  并不都是如此。“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年薪肯定会降低,因为他的薪水与股价挂钩,估计会从去年的6000多万元降至1000万元左右。”郑培敏说。

  他预计,今年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增速会显著放缓。“去年平均增幅为50%,今年大概在10%—20%之间。”

  不管国企降薪是否属于做“姿态”,市场仍对此表现出了少有的热情:“国企能对市场信息作出类似反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诸多专家表态极为正面。

  重构薪酬尚待时日

  主动在萧条时降薪,是否预示着国企高管薪水体系将重新构造,或将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

  据《上海国资》采访国务院国资委及发改委相关官员,他们表示,高管降薪并非国资委统一安排。“高管工资归国资委分配处管理,目前未见有相关文件。”国务院国资委一位人士对《上海国资》表示。

  但他同时强调,国资委确有让央企高管与职工共渡难关,守住现金,共同“过冬”的指示精神。由此看来,国资委对国企降薪亦持支持态度。

  “与业绩真实挂钩还有很大的距离。”罗仲伟表示。

  他介绍,国有企业有着特殊身份,完全市场化不太可能。

  “他一方面是企业为社会提供产品,另一方面可能承担国家产业安全责任。比如宝钢。”罗仲伟认为,既然有着特殊任务,就不能简单地以业绩来要求这些国企。

  此外,一些企业是政府控制经济的工具,比如中石油。“这些企业在经营的时候就会碰到矛盾,是简单地保证企业运行,还是要考虑到国家的经济政策执行?谁放在第一位?比如有些经营行为即使带来亏损是否也要实施?这些决定企业高管收入的因素没有理清之前,重新构造国企高管薪酬体系不太可能。”罗仲伟认为。

  何况国企天然形成的垄断地位,其业绩多少依靠垄断地位来,多少依靠自身经营得来很难分清楚。

  看来,薪资专家目前并不奢望能借经济萧条之机,重新构造更为公平的薪酬体系。在目前阶段,他们更希望高管薪酬透明。他们认为这是重构国企高管薪酬的基础。

  “比如把薪酬结构、各部分数额、福利、补助公开,以便监督和评判。”李明宇认为。

  失色的“金手铐”

  《上海国资》记者 王铮

  已取消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行权价折价率最高到65%,最低接近20%

  如烫手山芋般的股权激励计划如今更被企业弃之如敝履。

  “11月1日,股权激励方案待审核的中国中期公告取消股权激励,这是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第28家取消股权激励计划。”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志聪对《上海国资》介绍。

  这28家取消或中止激励计划的企业中,不乏大型国企身影:诸如宝钢股份中集集团中工国际大连国际等争相公告均停止行权。

  据荣正投资统计,截至2008年11月3日,沪深两市已有10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63%。其中,已获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备案的有37家,占公告总数的35.24%。

  显然,目前37家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已取消或中止此计划。

  同时,不少艰难赢得IPO入场券的企业,因股市低迷,在证券市场门外踯躅不前。这批企业原计划的股权激励计划亦无限期延后。

  “金手铐已黯然失色,这在弱市中是很正常的。”一位股权专家对《上海国资》介绍。

  经此股市的大幅调整后,股权激励计划在上市公司或变得更为隐晦。

  谁在取消

  事实上,上市公司取消或自动中止股权激励计划分为两个阶段。

  10月份以前,以民营公司居多。

  “截至9月30日,总共有19家公司公告取消或者中止股权激励,有17家是民营性质。”何志聪介绍。

  这些民营企业,大多采用股票期权。

  根据证监会规定,如果采用股票期权,行权价不得低于其计划草案公布前1交易日标的股票收盘价或草案公布前30日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多数企业止步于这一规定。

  何志聪解释:在目前市场上,行权价一般都远高于市场价,股票期权对于激励对象,短期而言没有内在价值,“形同废纸”。

  他说,这些已取消的上市公司股票,其行权价折价率最高到65%,最低接近20%。

  比如华神集团其行权价是12.88元,在9月18日中止前一日收盘价已大幅跌至4.51元,折价率高达64.98%;行权价定在42元的金地集团中止激励计划前一日的收盘价低至16.81元,广宇集团其行权价是26.55元,在7月9日,中止前一日收盘价已跌至11.86元,折价率达55.33%。

  据《上海国资》采访,民营企业之所以成为最早一批取消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短视行为难辞其咎,设定激励时间非常短,明显是高管希望尽快套利。

  “这些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公布日期集中在2008年初,股市下调刚刚开始。其行权价制定在市场价的历史高点。”何志聪分析。

  和君咨询股权激励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明宇认为,这些企业对经济周期没有基本的判断。

  10月份过后,宏观经济形势更趋严峻,国有企业方始陆续加入取消行列。

  但国企取消情况较民企更为复杂。

  “比如宝钢股份是采用业绩奖励、回购型限制性股票,它虽然在2006年12月便推出方案,但这种方法,国资委和证监会都有重重规定,无论牛市还是熊市对企业来说,实际操作都是骑虎难下。”何志聪介绍。

  他阐述说,宝钢股份锁定期为2年,锁定期满后根据考核结果在3年内分批解锁。每期计划的市值考核期,公司总市值必须达到或超过该期计划业绩年度的公司总市值,方可按规定解锁。

  在2007年牛市中,宝钢股份高管没能得到相应的刺激,熊市中对公司经营者已毫无吸引力。

  加上“锁定期间,一些高管已被政府调动工作,激励计划更无从谈起。”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险企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被叫停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门槛提高

    高管股权激励 收益最多占总薪酬4成

    国有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需满足四大要求

    国资委和财政部收口股权激励

    两部委封杀滥行股权激励

    视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定补充

    规范股权激励 促进国有上市公司做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