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钢铁行业:铁矿石市场分析及09谈判前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12:09  顶点财经

  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满足了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带动了钢铁行业以及下游产业的飞速发展,但也导致了若干重大问题的出现,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进口铁矿石价格的连续性上涨,2002年进口铁矿石到岸均价是24.83美元/吨,目前上涨到139.3美元/吨,上涨了4.6倍之多;而近5年来铁矿石谈判结果均是以涨价告终,08年更是接受了巴西矿涨价65%、澳矿涨价79.88%的历史最高涨幅,使我国钢铁企业遭受了巨大了损失。研究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和未来价格走势对钢铁行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铁矿石价格:高处不胜寒

  进口铁矿石价格分为协议价和现货价,协议价是基于全球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与其购买方之间商定的合约价格确定的,一般是一年一议,经过20多年的协议谈判,传统的谈判机制基本形成了三大原则:一是只议价不谈量,二是实行“多对对谈判”方式,三是被动接受原则,2008年的铁矿石谈判虽然维持了传统的协议框架,但实质谈判机制已被瓦解,换而代之的是一对一的相机谈判机制。

  由于全球粗钢产量不断增长特别是中国钢铁产量增长迅速,使铁矿石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铁矿石的国际贸易供给有70%以上掌握在三大国际矿业公司中(BHP billion、Riotinto、Vale),使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天平一直向供给方倾斜,铁矿石价格近年来呈现了加速上涨的态势。从2003年财年开始,国际铁矿石谈判结果均是以涨价告终,2003-2007年铁矿石协议价分别涨幅为:8.9%、18.8%、71.5%、19%、9.5%,其中2007年涨价9.5%是由宝钢集团与巴西淡水河谷,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次谈判。

  2008年的铁矿石谈判是历时最长、分歧最大的一次,由于矿业公司与钢企代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全球谈判陷入一片混沌,最终的结果是日本与巴西达成粉矿涨幅65%、块矿涨幅71%,而我国被动接受;中国与澳矿代表的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最终不得不接受粉矿上涨79.88%、块矿上涨96.5%的结果,作为对澳矿的一个运费补偿。可以说2008年的谈判最终是以钢铁企业失败告终,钢铁企业再次陷入成本上涨压力,更为糟糕的是传统的协议定价机制被瓦解,这对一直以来处于谈判弱势的钢铁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增添了往后谈判的难度。

  从铁矿石协议价格历史走势看,全球铁矿石价格处于大幅上涨态势,近年来更是呈现加速上涨态势,从1988年至今,20次的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只有6次是价格下跌了,且下跌的幅度都比较小,其余年度均是不同程度的上涨。以巴西Vale的卡拉加斯块矿为例,2000年该矿协议价格为16.19美元/干吨,到了2008年则上涨到了81.36美元/干吨,短短9年就上涨了4倍多,这对于大宗原料来说是巨大的涨幅。

  从现货价格走势看,由于铁矿石现货价格受到短期需求以及海运费波动的影响,价格涨幅高于协议价涨幅,以巴西块矿为例,2008年协议价比2002年高出393%,而截至目前进口价格比2002年则高出461%,远远高于协议价格涨幅。即使扣除海运费后现货价格也高于协议价,如今年7月份巴西现货进口矿均价为155.16美元/吨,扣除运费89美元后为66.16美元/吨,折合为90.92美元/干吨,比2008年协议的81.32美元/干吨还高出了近12%,显示了现货市场仍然是需求旺盛。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石现货到岸价为139.3美元/吨,比去年提高了57.9%,其中巴西矿上涨了43.98%、澳矿上涨了44.83%、印度矿上涨了60.34%。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