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唇亡齿寒悲剧正上演 建筑业急催应收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 09:1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基建业务独挑大梁

  在所有建筑类上市公司中,龙元建设是一个特例。上海建工隧道股份作为上海本地建筑企业,虽然都有房地产建筑业务,但这两家国企还是以承接大量的市政工程建设为主。同类的公司还有基建龙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另外,中铁二局也是西南翘楚。

  这些建筑企业均是国企背景,业务结构中以基建建设为主,但不同程度地涉足房地产开发,其中也包括承建地产项目。

  据了解,部分建筑企业在房地产开发中,身兼开发商和施工方的角色,因此并不容易出现一般施工企业遇到的难题。还有的建筑企业在拿地上具备优势,开发链条贯穿一、二级市场,如中铁二局。

  尽管拥有诸多优势,但整个地产行业的降温,也会不同程度地波及到这些企业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建筑行业分析师的投资策略趋同,普遍建议短期规避房地产建筑子行业,但看好建筑行业的弱周期性特点,并具备较强的抵御宏观调控的能力。

  中信证券潘建平指出,建筑业由于轻资产的特点以及面临外部压力时内生增长能力的释放弹性,使其在历次宏观调控期间行业利润始终未出现负增长,这一点与其他典型周期性行业有显著不同,如钢铁、建材行业。

  目前,对建筑业的担忧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放缓。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融资成本的提高也可能导致基建工程速度放缓。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市场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今年1月-7月,全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160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铁路运输业投资都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受雪灾影响有所下滑。

  然而,由于PPI也在逐月攀升,固定资产投资的亮丽数据掩盖了真实情况。在扣除价格因素外,中信证券分析认为,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降到了20%以下,存在下行风险,下游的需求有可能受到影响。数据显示,7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6742亿元,同比下降2.9%。

  中国社科院数量所汪同三分析指出,在外部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要积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运行稳定,投资是扩大内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十分重要。PPI的上升幅度较大,会对投资的实际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这是需要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的工作中需要应对的问题。

  中信证券对此的看法是,随着从紧货币政策逐渐发挥效力,CPI、PPI将逐季回落,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实际值差距会逐渐缩小,实际投资增速有望逐步回升。此外,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很可能转向“紧货币、宽财政”,宽财政政策将促进政府的公共投资,尤其是基建方面的投资,从而有望成为实际投资回升的重要驱动因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