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房地产:北京房地产市场调研谨慎的乐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4:06 顶点财经

  光大证券 华光磊

  报告起因:调研北京房地产市场

  潜在催化因素:销售量回升

  土地市场:市场机制不完善,未来供应仍然不足

  北京市规划07~10年共将出让商品住宅用地4800万方,但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以及北京作为首都所存在的先天症结,政府按计划完成土地供应的难度很大,之前几年的土地出让就很难按计划履行。同时,由于新增土地中至少70%位于远郊区县,未来北京市场的土地供应仍显不足。

  住宅市场:调整非如想象般严重

  北京市场总体来看价格并未下调,目前打折促销的主要是一些尾盘。

  调整主要表现为量的萎缩:销售量在2月份跌至谷底,日均签约量仅有去年2月份的一半左右。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实际形势可能比投资者想象的要乐观。造成成交量下滑固然有信贷收紧等因素,但开发商集体观望延缓推盘也是一个原因。另外,部分1月份推出的新项目销售情况尚可,目前销售量已经超过了70%。

  开发商:由全面乐观向理性回归

  随着调控的深入,开发商逐渐由全面乐观向理性回归,主要表现为土地市场上的冷静拍地和新项目上市的慎重定价。但从我们和开发商的沟通情况看,北京市场上大范围降价促销的可能性极小。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我们认为对北京市场不必过于悲观,但目前交易量尚无法恢复,开发商对市场也没有明确的预期。如果交易量持续萎缩,在3月份新项目大量上市的情况下,销售价格将承受考验。对投资者而言,还需要耐心等待市场转暖迹象的出现。

  土地供应

  市场机制不完善,未来供应可能仍然不足

  根据北京市土地供应规划,07~10年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为4800万方,平均每年为1200万方,如果按1.8的容积率估算,每年新增商品住宅供应量约为2160万方。但实际上,北京历年来的住宅用地供应几乎都无法按计划完成。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北京在04~06年供应的土地与计划就有很大差距,导致了近年来北京商品房供需比持续小于1的局面。

  北京土地市场比较大的症结在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北京的土地一级开发基本上靠开发商运作,但政府缺乏必要的行政配合,导致北京的土地一级开发时间长、风险大,大部分开发商都不愿意参与。另一方面,由于中央各部委、各机关的存在,大量土地权属不清,这也导致土地供应速度较缓。

  虽然北京制定了未来3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但要按期完成恐怕难度不小,同时由于新增土地至少70%位于远郊区县,因此,北京商品房市场供应量未来可能仍然不足。

  住宅市场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