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融行业:规划助推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10:23 顶点财经

  1.证券行业生存发展环境将逐步改善

  《规划》提出要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巩固和发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成果,继续深化股票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展主板市场。积极探索发展创业板市场,构建场外交易市场,逐步形成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股票市场体系。

  我们认为,《规划》奠定了未来监管层对股票市场发展的政策基调即“稳定+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目前监管层对股票市场的市场化调控手段日益多元化,调控的灵活性和操作空间也明显增强,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及没有大的外部危机冲击的前提下,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是可以期待的。

  证券行业将从《规划》中受益。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及未来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等在内的多层次股票市场的发展将逐步改善证券行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此外,《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公司)债市场,培育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债券衍生产品,开发权证、股指期货等股票衍生产品,这将逐步丰富证券行业的业务品种,促使证券公司的收入日益多元化。我们看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合规证券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充实资本,支持证券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新型盈利模式。我们认为,虽然证券行业“靠天吃饭”的单一盈利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有实质性改善,周期波动风险仍然较大,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规划》各项内容逐步实施,证券行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2.保险业将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保险市场。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稳步发展投资型产品,探索发展衍生型产品。重点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大力拓展高科技、项目融资、消费信贷、出口信用和货物运输等领域的财产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

  我们认为,《规划》的重心在于完善保险市场,促进各类型保险业务的共同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保险覆盖率,更好地实现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此次南方冰雪灾害反映出我国保险市场还存在发展不均衡、产品体系不完善,保险意识不强等问题,不过换个角度来看问题,这也表明保险行业发展的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从《规划》来看,未来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专业保险公司的发展将获得较多的政策支持。而财产保险行业的重要性也更受重视,财险企业将从中明显受益。

  针对保险企业《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中国再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保险企业改革。积极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逐步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优势互补、相互竞争的多元化保险机构体系。鼓励发展养老、健康、责任等各类专业保险公司,拓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范围。目前,人寿、平安、人保、太保这四大保险公司皆已在香港或A股市场上市,接下来,中国再保险、中国出口信保等公司将陆续通过改制上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类专业保险公司也将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未来保险板块的成员结构将更加丰富,影响力也将明显提升。

  3.其他非银行金融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规划》专门提出要推进信托、金融租赁等其他非银行金融企业改革。信托投资公司要办成提供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服务的专业化理财机构。发挥金融租赁公司在企业技术更新、设备改造和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参股或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规范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住房金融、汽车金融、货币经纪等其他专业金融企业。具备条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快向有业务特色、运作规范的商业性金融企业转型。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是构建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的必然要求。它们在金融体系中的所占比重虽小,但功能不容忽视。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