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招商证券:把握电子行业阶段性机会(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11:5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甄别产业转移受益者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新的景气周期格局下,复苏乃至反转带来的投资机会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应淡化行业景气,甄别产业转移的真正受益者。

  预期在未来的5年,半导体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5%-7%,2007年全行业的增长率可能在3%-4%,预期2008年的增长率在7%左右,这样的增长率变动,很难称之为复苏。

  16家重点电子元器件公司的总市值不足亿元,与以A股总股本计算的全市场总市值约30万亿相比实在太小,受到基金的忽视。

  行业为人民币升值的受损者,在市场追捧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行业的时候,受损者自然难以得到太多关注。

  此外,电子行业由于个体差异很大,一方面难以产生行业性投资机会,同时导致公司研究的投入产出比很低。

  从产业转移角度,应关注两个话题。一个是,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加强、沿海地区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下一波产业转移将何去何从。

  有报道称中西部地区开始成为集成电路投资的新热点,包括Intel、中芯、美光、安森美在内的公司在成都、西安、武汉巨资建设封装测试甚至芯片厂。但同时,新一轮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转移,尤其是电子零组件产业,可能不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主战场可能是以越南为代表的亚太其他沿海区域。短期内由于国内庞大的市场、产业的群聚效应等,影响可能还不会很大,但远期而言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从本土工业能否受益角度,可以将产业转移简单分为三类,一是国外巨头在中国建厂自己生产;二是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放弃的彩管、玻壳资产。这两种产业转移本土企业要么受到压制、要么成为包袱,难以受益。而凭借成本优势与技术进步,承接跨国公司释放出来的、同时还有很大市场发展空间的订单,这才是真正能够受益的产业转移方式。

  把握阶段性投资机会

  在个位数之间波动的行业增长,使得电子行业缺乏过往大幅度周期性波动时所产生的全行业性高速增长,而且从产业的短期趋势角度,2007年四季度与2008年一季度都不是能充分展现业绩的季节。

  加之对2008年的预期仍存在下行风险,从基本面角度应对包含半导体在内的电子行业持谨慎态度,建议淡化景气意识,维持对行业的“中性”投资评级。

  而从相对估值角度来看,电子行业一年来滞胀的结果就是行业性的相对低估值,当其他大行业的业绩增长或者增长预期开始往下修正的时候,电子行业将会出现阶段性的投资机会。

  在个股选择上,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甄别产业转移的真正受益者,二是识别具备产品结构升级能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仍有大大超越行业增长的机会,乃至保持相对较长时期的高增长期。

  (招商证券分析师 张良勇)

[上一页] [1] [2]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
     联系电话:8565031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