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石油化工 国家石油公司享受估值溢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11:16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油价将怎么走?

  油价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石油化工股票的价值。

  然而,油价走势较难把握,因为影响油价的因素很多。目前来看,投机炒作是影响油价的主因,其他因素还包括:资源分布与消费结构、汇率、气候、美国的商业库存变化、地缘政治风险和突发事件影响以及投机基金的炒作等。除此之外,替代能源的发展趋势、OPEC及其他主要产油国产量、OPEC剩余产能等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油价走势。

  不过,油价长期趋势还是由供需格局决定。未来国际原油需求会受到全球经济景气拉动。但相对目前的高位,未来原油价格将有所回落。

  主要原因是:未来5年,亚洲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将带动全球石油需求实现较快增长,而世界石油供应量的增长将略高于需求量的增长,且非欧佩克产量的增长仍将是满足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持续高油价还促进了新能源开发及替代能源发展。一部分国家正大力发展核能,汽车行业大力开发燃料电池以及氢燃料汽车;近几年,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发展速度也较快。

  实际上,随着世界石油剩余产能的增加,石油供应瓶颈将逐步得到解决。一方面随着勘探开发投资力度的加大;另一方面,来自加拿大的油砂和委内瑞拉超重石油带的非传统石油资源比重也将逐渐上升。

  前苏联的石油产量,特别是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已成为世界石油市场上一个新的重要因素。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已连续4年快速增长,并有继续增长之势,在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平稳的情况下,增加的供应可以看作是对油价不利的因素。

  综合考虑,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走势已不可改变,但随着石油供需平衡格局的改善,世界供应能力的瓶颈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替代能源的发展将促使世界原油价格从目前的高位下滑。预期布伦特油价均价将在70美元/桶-80美元/桶波动,而长期布伦特油价可能维持在60美元-70美元/桶的较高水平。

  需求持续扩大,周期特征弱化

  石油石化行业属全球性行业,世界经济高位运行将为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6年,石油表观消费量为3.45亿吨,同比增长7.4%,原油表观消费量3.23亿吨,同比增长8.3%。实际上,“八五”以来,中国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产量达1.837亿吨,比1990年增加432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1.8%。2007年,中国石油需求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消费升级过程中,未来石化业需求为中国石油石化业复苏带来持续动力。

  从1975年以来,中国石油工业经历了三个大的周期,各周期高峰分别为1979年、1988年和1995年,低谷期分别为1983年至1985年、1993年和2000年至2001年。2003年后,中国石油工业逐步复苏,目前已经持续4年,周期性特征弱化。

 [1] [2] [下一页]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
     联系电话:8565031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