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纯碱行业:景气依旧,关注节能一体化企业(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14:39 证券导刊

  3、我国纯碱进出口情况

  由于在亚洲市场我国纯碱价格相比美国天然碱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预计2008年纯碱行业整体出口形势将会较好,但受制于供应偏紧,出口量不会有效放大;2009年在国内产能释放较多的基础下出口量将会增加。近几年我国纯碱只有少量进口,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我国台湾地区,德国以及美国等地,为高品质的低盐重质纯碱等,进口价格也显著高于出口价。由于进口量较少,对我国纯碱的供需关系几乎没有影响。

  出口地区集中于东南亚,近期出口价格明显上升。为追求共赢,国内纯碱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同纯碱第一出口国的美国采取半年会晤一次的方式,达成了美国天然碱主供欧洲、美洲市场,而中国合成碱主供亚洲市场的共识。

  目前我国纯碱出口地主要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印尼位居首位,其余包括日本、韩国、泰国、孟加拉、越南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由于我国距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香港地区较近,产品运费较低,加上我国出口纯碱离岸价低,因而同欧美及印度产品相比,仍具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但印尼等国家也在兴建纯碱装置,未来的竞争将会变得更为激烈。

  在我国主要的出口地区东南亚等地,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天然碱,但是由于受到国际能源、环保以及资源和人力成本的制约,美国出口到该地区的价格加上航运费,普遍高于我国30~40美元左右,再加上同美国公司提前达成的共识,在退税减少后我国纯碱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没有受到本质影响。受到运输的限制,大多数纯碱出口公司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据最近11 月份海关数据的统计来看,天津、青岛、南京以及石家庄等地的海关纯碱的出口量位于前列,而这正是产量位于前列的几家纯碱公司的所在地。近期国内纯碱出口价格涨幅较大,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供应偏紧,基本上所有的纯碱装置都在满负荷生产,而下游需求稳定,且下游增速普遍高于纯碱行业本身的增速,用于出口的纯碱有限,同时出口量的显著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抬高出口价格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美国天然碱将2008 年纯碱出口合同价格上调15-30 美元/吨,也是刺激国内出口价格近期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预计短期内纯碱出口价格受出口量的限制还会有一定提升空间。

  4、限制政策出台有利于产业规模化、集中化

  世界纯碱企业生产能力平均规模为41万吨。以生产能力氨碱30万吨和联碱20万吨为分界线,我国未达到此规模的纯碱企业有20家左右(我国目前共有50多家纯碱生产企业),占总生产能力的30%。因此相对于世界纯碱企业,我国纯碱企业的规模偏小,多数小企业技术水平落后、能耗高、产品质量低,“三废”排放量大,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针对行业普遍规模小、生产落后的现状,国家政策的出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上马,并且为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大型公司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2005年底国务院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规定100万吨以下氨碱装置和30万吨/年以下联碱装置属于限制发展类;2006年初《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下属相关部门严控纯碱新增产能。

  作为基础原料工业,纯碱生产装置的大型化是今后纯碱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我国小型纯碱企业仍有160 万吨的生产能力,未来将逐渐被淘汰。大化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家生产企业因为城市规划等问题计划进行搬迁或工艺变更,共涉及产能在400 万吨以上,目前大连碱厂正在进行搬迁改造,已经停止了纯碱的生产。未来几年,小纯碱装置的淘汰速度也将对纯碱行业供求关系造成较大影响。

  2006年我国纯碱产量达到了1597万吨,2007年截至到11月底累计产量已经与去年持平,全年累计产量预计将达到1750万吨以上。虽然纯碱行业中拥有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全国前十大制碱厂06年全年纯碱产量880.7万吨,占总产量的55.1%;前五大制碱公司占总产量的39.2%,这些大企业具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

  区域性受限于原盐产区,结构调整需合理化布局。原盐资源无限:原盐是纯碱产品的源头,而且是纯碱成本构成的重要因素。05年以来原盐价格稳定走弱,目前价格已经不到05年初期的二分之一,受07年上半年降雨因素影响,占全国产量近50%的北方海盐区高级卤水普遍受损,再加上国际能源价格尤其是原油的持续高涨,去年下半年原盐价格有所回升。不过原盐的产量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6月和10月均是产量高峰,目前看来原盐产量已经进入了一波上升通道,长期价格的上涨将会受到抑制,9月1日起国家将原盐产品增值税由17%下调至13%,这些都将起到稳定盐价的作用。再加上原盐储量近几年来持续保持在1800亿吨以上,盐资源几乎无限,从近两年较低的开工率可以看出,在经历2004-2005年的阶段性供不应求后,再次进入总体供大于求的阶段。

  原盐短期价格有上涨趋势:原盐消费结构中,两碱工业占80%以上,食用盐占16.1%,对原盐的消费主要来源于两碱。2005年以来国内原盐价格持续下跌,今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反弹,主要是国内两碱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使得原盐市场短期内出现供应偏紧。2007 年前11 个月国内烧碱累计产量1574.5万吨,同比增长14.7%,纯碱累计产量1597.5万吨,同比增长11.5%,而原盐产量增幅度低于同期烧碱和纯碱的增幅。另外,近期国内大型两碱新装置陆续投产,以及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尤其是物流成本的提高,也促使原盐价格短期内向上爬升。不过,长期来看,由于原盐成本在100元/吨左右,因此价格大幅提升后将伴随着相对较大的扩产压力。

  5、供给偏紧,2008 年纯碱行业延续景气

  综合近期玻璃以及化工产品等纯碱下游产品在2008年的增量以及GDP增速来看,纯碱在今年的需求也至少将有10%左右的增量,预计2008年纯碱需求增量将达到150万吨到170万吨左右,再加上其他国家产能扩张有限,在考虑到目前比较确定的产量增量的情况下,2008年我国纯碱的供给将继续处于偏紧的局面。

  纯碱类上市公司概况

  1、总体盈利状况良好,个别表现突出

  从06年年报数据来看,上市公司总体盈利状况良好,个别表现较突出。远兴能源和三友化工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了12.5%,远兴能源由于开发天然碱再加上甲醇近两年的超额收益,使得其销售毛利率水平超过了30%,而除了大化大连化工由于搬迁和整改,毛率水平相对较低外,其他公司纯碱的毛利率都超过了20%,体现了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单从纯碱业务来看,山东海化由于采用多种化工产品的开发与经营,虽然纯碱毛利率水平高达30%以上,总体销售毛利率水平被拖累。

  2、重点公司点评

  三友化工:增发项目获批,前景有待观察 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山东海化:资源禀赋型龙头企业 维持“中性”评级

[上一页] [1] [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