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纯碱行业:景气依旧,关注节能一体化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14:39 证券导刊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使得美国天然碱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显著上升,近两年逐步减少对亚洲市场的出口,造成亚洲地区供应偏紧,价格上涨。2008年由于产量释放有限,亚洲地区供应仍将偏紧,而2009年由于中国、印度、东欧地区有超过300万吨产能释放,供应紧张局面将会得到缓和。

  魏涛 王培

  世界纯碱行业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1、世界纯碱生产与消费

  世界纯碱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北美和欧洲,占全球总产能的85%以上。根据统计,到2006年末中国纯碱产能达到17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34%,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欧洲和北美,产能分别为1240万吨和1180万吨,分别占29%和23%。欧洲是合成碱的诞生地,曾经是最重要的纯碱产区;美国因其极为丰富的天然碱资源成为世界纯碱大国。我国纯碱工业的发展则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化学原料纯碱需求旺盛,产销快速增长。产量从1985年的200万吨增加至2006年的1597万吨,使我国超越欧、美,从一个二线纯碱生产国逐步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纯碱生产基地。

  2、未来几年产能增长主要在亚太地区

  北美、西欧、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区纯碱消费已进入稳定期,变化小,而中国、印度以及东欧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且处于建筑、汽车等产业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对纯碱需求旺盛,带动产能快速增长。北美、西欧和日本未来几年基本没有新增产能,韩国和台湾也不会再建纯碱装置。未来几年世界纯碱新增产能将集中于中国、印度和东欧,其中中国将是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

  3、世界纯碱贸易格局

  近两年世界纯碱年贸易量在750万吨左右,约占总产量的17%,主要出口地区有美国、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主要进口地区有东南亚、南美、欧洲和中东等地区。美国和中国占据全球出口市场的大半江山,合计比例在80%以上,其中美国出口占到全球贸易量的6成,是当之无愧的国际纯碱出口“霸主”。2000年以来美国天然碱出口市场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美洲所占比例比较稳定,亚洲在美国出口市场中所占比例先增后减。

  2005年以来,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际海运价格快速上升,天然气价格上涨也提高美国天然碱生产成本,造成美国天然碱在亚洲市场竞争力减弱,因而逐步降低了对亚洲的出口,转向其他地区市场,将亚洲的部分市场份额让给了中国、印度等出口国家,其中中国最为受益。在总贸易量变化不大的大环境下,区域调整将是国际纯碱贸易的主旋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国天然碱从亚洲市场逐步退出,给亚洲本地纯碱生产国,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全球2008年供应仍将偏紧,2009年或将缓和

  由于需求增长缓慢,未来几年北美和西欧基本没有新增纯碱产能投产,但在需求快速增长的中国、印度和东欧地区将有一系列新项目陆续投产。2007年中国纯碱产能1800万吨,到2008年底将增加到2100万吨,其中增量部分基本都在2008下半年或年底投产。

  综合来看,预计2008年全球纯碱产能释放量在140-200万吨,需求增长在180-200万吨,上半年全球供应将会偏紧,下半年市场情况则要视我国的几个大项目投产情况而定。2009年由于国内产能释放和印度TATA、东欧产能增长,供应情况将好转,市场紧张状况将得到缓和。

  我国纯碱行业——受益下游景气,节能一体化发展

  我国纯碱消费结构与国际平均水平较为接近,玻璃是最大的纯碱消费行业,消费比例达到42%。近两年国内化工行业、冶金行业、电子工业、建材行业、装饰行业等快速发展,对纯碱需求十分旺盛,使得我国纯碱产销量呈现连续、稳定的增长,行业开工率保持在90%以上。受下游产业快速增长拉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纯碱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产量提升源于经济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纯碱生产和消费国,2006年我国纯碱产能1720万吨,产量159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0%,由于需求旺盛,供应偏紧,纯碱生产装置开工率保持在93%的较高水平。世界纯碱需求增速略低于GDP增速,而我国主要由于玻璃产量快速增长,使得近几年纯碱产量增速基本上位于GDP增速曲线上方,略高于GDP的增速。由于产能扩张有限,2007年纯碱产量增速低于GDP增速,而今年上半年新释放产能也较小,预计今年GDP增速仍将略高于纯碱产量增速。近两年相对缓慢的产量提升也为今年纯碱市场的相对景气奠定了基础。IMF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为10%左右,增速有所放慢,但仍属于高增长,今年我国纯碱的需求增长仍将保持在较快水平,预计将在10%以上。

  2、价格呈阶梯状上升

  一般来讲,纯碱的价格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在年底和年初是价格较低,大约进入第二季度价格开始攀升,到年中有所波动,进入四季度后又开始回落。年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联碱受另一产品氯化铵季节性施肥的影响,氯化铵年底库存量增加,联碱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压低价格销售,造成价格有所波动。而年中一般纯碱企业都会进行设备检修,此时纯碱产量又会偏紧,导致价格上扬。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