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运牛市未完 涉船公司股价有支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20:33 财经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宋克刚

  国际海运市场的火爆,造就了中国船舶从ST垃圾股到中国第一高价股的神话。而这种故事还将在涉及海运的上市公司身上演绎

  现在,一桶5升的转基因大豆油在北京的超市卖到68元。而一年前,这一价格差不多可以买一桶同等容量顶级的花生油。

  对于这一价格的变化,在对外经贸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王老师有着比一般老百姓更深刻的认识:转基因大豆国内是不生产的,都要靠进口。今年以来,国际海运运费大幅上涨,豆油的价格上涨也是在所难免的。

  事实上,去年以来,如铁矿石、大豆等农产品、基本金属和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在持续上涨。由于干散货运输价格的大幅上涨,是此类产品以及相关商品涨价的推手之一。

  尽管豆油的价格几乎翻了番,但王老师还是很开心,他买的沪东重机今年赚了5倍。“我去年11月份23元多买的,一直拿到今年150元。中国船舶能变成第一高价股,和国际海运价格上涨有本质的关系。”说起中国船舶王老师既骄傲又遗憾:“还是卖早了。前一段时间,最高涨到300元了。”

  在船舶类上市公司股价狂飙的背后,是国际海运市场牛市的推动,而且,这种故事还将继续上演。

  海运牛市

  海运牛市为船舶制造运输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

  伴随全球化进程,国际商品市场贸易流转速度日益加快,对于海洋运输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干散货货运价格,一年间上涨了倍。

  “一般来说,波罗的海综合指数在4000点左右时候,船运公司都有不错的利润,而波罗的海综合指数上涨到目前接近10000点的关口显示,船运公司的盈利情况十分乐观。目前情况下,船运公司投资一条船可以在2-3年内收回成本。”东方证券研究员陆从珍向《财经时报》分析。

  进入2008年后,海运市场的牛市能否延续呢?

  事实上,近年来的海运牛市,主要体现在干散货运输价格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BDI指数上涨了大约150%。从国际上对于干散货运输的的供求关系来看,明年还将继续上涨。而且,今后几年供需关系都处于偏紧状态。

  从股市的表现来看,相关股票的走势基本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陆从珍认为,对于油轮运输企业来说,由于长期的协议已经锁定了价格,所以市场变化对于业绩的波动不会很大。总体来看,抗周期能力更强的公司会有更好的表现。

  业内人士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干散货运费一路飙升,集装箱运费逐步走出底部,基于运力紧张所形成的这一轮干散货运输市场的牛市可以维持到2009年,这反映在资本市场则是中国远洋(601919)这样的上市公司受到青睐。

  船企受益

  航运市场火爆,也带动了船舶运输业股价的上涨。

  2007 年国际造船市场延续兴旺势头,散货船市场成交高度活跃,成交量持续放大,1-9 月份累计成交散货船1168 艘、1 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56%,占今年头9 个月所有新船订单的57.78%。

  反映散货船新船价格变动趋势的克拉克松散货船新船价格指数,随各型散货船新船价格的持续上涨而不断上扬,今年10月份该指数创出225 点历史新高,比上2006 年10 月的176 点高出27.8%。

  反应在股市上,和船运有关的股票几乎都出现大幅上涨。广船国际(600685)、中船股份(60007)、、招商轮船(601872)都涨幅巨大。而以新船制造、船用发动机制造为主要业务的中国船舶(600150)更是风光无限,于10月11日上摸300元大关,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这种趋势有望加剧。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认为,虽然今年以来散货船成交量高企,世界船厂的散货船在手订单已经是目前运力的53.1%,但是有效运力远远低于名义运力,一定时期内散货船并无供给过剩之忧。

  中国船舶:价值回归还是价值低估?

  自10月11日上摸300元以后,中国船舶便开始了振荡调整,尤其是在11月12日的大盘整体大跌中,更是已收出了一年多来唯一的跌停板。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股价损失了80多元。中国船舶的此轮调整,是价值回归还是价值低估?

  从2007 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表,中国船舶资产注入后分别实现收入和净利润129.64 亿元和21.2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5%和192.4%,实现每股收益4.41 元。产能扩张和成本的下降是业绩高增长的主要原因。

  按11月13日的收盘价216元计算,中国船舶的市盈率为50倍,仍有高估的嫌疑。“考虑到资产注入的溢价效应,目前的价格还是合理的。”新东风无忧价值网CEO毛羽博士告诉《财经时报》。

  在中船船舶的定向增发公告中,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明确承诺,在长兴岛项目、龙穴岛项目建成之后,在条件成熟时注入中国船舶。这两个项目的合计产能达到85万吨,是中国船舶现有造船能力的3倍以上。如果上述资产注入,中国船舶的新增造船能力将是目前的4倍以上。此外,这两个项目已经拥有合计73亿美元的订单,是中国船舶现有订单的1倍以上。

  基于对干散货市场良好的走势,以及中国船舶进一步资产注入的预期,申银万国预测中国船舶2007年到2010年的EPS依次为5.19、8.03、10.55、13.29元。

  东方证券的分析报告则认为,世界经济和地域冲突等将会带来船舶需求的周期性波动,如船东弃船、订单萎缩等;2008 年以后国内正在过度扩张的产能集中释放将会带来价格竞争的不确定性,是中国船舶潜在的风险因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