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城商行上市当饮水思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02:29 第一财经日报

  郭田勇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掀起了上市潮。继一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上市之后,近日,作为银行业“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又将上市推向了新的高潮。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拔得头筹,已顺利完成新股发行,并于日前成功上市。浙商银行、北京银行等一批“后续部队”也在厉兵秣马之中。

  在新股申购阶段,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就受到了投资者的极力追捧,两家银行冻结资金近两万亿元,创出了天量。上市首日,两家银行表现更是抢眼,收盘价分别比发行价格上涨72%和140%。    

  我想,这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银行业作为经营稳定、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认同,比如,我国10家上市银行,2006年共实现净利润1700亿元,同比增长34.5%,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瞩目。

  但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依旧严重,特别是,随着前段时间

股票二级市场的回调,找不到出路的大量社会资金,又重新扑回了一级市场。

  但是,在总量之外,当前还要特别注意流动性的结构失衡。这表现在,一方面大量社会资金在股市、

房地产等热点领域扎堆儿,不少银行也竞相“垒大户”,并为此不惜降低贷款标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却问题依旧。

  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组织的对15个省市520余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占65%,企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感到基本满意的仅占30%,明确表示不满意的竟占到47%。须知,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创造了全国企业利税总数的60%,解决了75%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经济增长板块。

  因此,

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结构,将过剩的流动性用于大力开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仅能为中小企业和农户雪中送炭,也有利于高储蓄率的消化和流动性过剩的缓解。

  在此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可谓重任在肩。城商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支持个体、民营等中小经济实体而成立的金融机构。为克服众多信用社单兵作战所蕴藏的风险,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在各个中心城市组建城市商业银行。追寻城商行设立时的初衷,1993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合作银行,为中小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这也说明,为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应当是城商行业务的核心。

  饮水思源,两家城商行股改完成和上市之际,切不可忘记这一初衷,未来要将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业务的着力点。

  首先,城商行上市之后,要处理好经营发展中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在注重资产流动性的同时,还应提高资金的利用水平,拓宽信贷领域,调整贷款结构,继续加大对小企业贷款市场的投入力度。

  同时,上市之后还需继续加强风险管理,保持低不良贷款率水平。由于中小企业的共同特点是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大、风险的差异化程度高,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内控系统对城商行来说尤为重要。借此才能使得城商行有效甄别风险、控制不良贷款率,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