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航运业:高景气度和国油国运背景下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 10:53 国都证券

  国都证券 巩俊杰

  核心观点

  1、全球航运业面临良好外部发展环境,国际贸易量大幅增推动国际航运业快速发展。中国海上贸易增长量占世界海上贸易增长量的60%以上,“中国因素”已成为航运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结构性因素导致未来运力增长供需平衡。

  3、全球干散货市场景气高涨,BDI指数创历史新高,未来仍将高位运行。中国船公司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4、国内油运公司发展空间广阔。中国油运总需求持续扩张,国油国运战略提升国内油运公司市场份额,未来运力将高速增长,石油贸易不平衡的加剧增加了油运公司运输距离。

  5、长期运输协议有助于平滑经营风险。国内五大航运集团陆续与重点客户签定5-10的长期服务协议,既保证了长期有效货源,又避免了价格波动风险。

  6、航运央企整合渐行渐近。

  7、行业评级为“短期-推荐,长期-A”,重点关注有较强重组、整合预期的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南京水运中海发展中远航运

  航运业面临良好外部发展环境

  经济强劲增长和产业转移推动航运需求

  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国际航运需求

  90%的国际贸易量通过海运完成,宏观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对航运业的需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步入了一轮新的经济周期的扩张期,全球贸易量实现了高速增长,进而推动了国际海运业的发展。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预计GDP增长率为4.7%。

  随着经济形势的看好,世界贸易再现迅速增长势头,航运市场需求将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

  “中国因素”成为全球航运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受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影响,亚洲尤其是中国日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和制造基地之一。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加,推动中国以出口为动力的国际贸易快速发展,而同时急剧增加的国内市场需求刺激了原材料和

能源的进口。中国80%的进出口量通过海运完成,据世界海运年会公布的数字,近两年中国海上贸易增长量占世界海上贸易增长量的60%以上,国际航运组织预测,中国的航运行业未来15年的总发展规模将增长4倍以上。

  “中国因素”已逐渐成为航运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结构性因素导致未来供需总体平衡

  2000-2005年6年间海运量与GDP增长平均弹性系数为1.13。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2007年GDP增长率4.7%的预测,全年海运量预计增长5.3%。据CLARKSON数据,2007年全球船舶保有量增长为6.5%,但由于结构性因素,全球运力供需基本平衡,结构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货物结构、搭配、港口吃水等原因导致实际运力小于名义运力;

  (2)欧美等发达国家港口建设落后于航运业发展,加上内陆铁路运输的瓶径,使运力受损;

  (3)航轮的准班率大幅下降。另外,全球各大造船厂产能均已饱和,在2009年之前无法增加新的定单,导致未来几年运力吃紧。

  央企整合可能带来惊喜

  国资委出台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国有经济要对航运等7大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明确了航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要求航运央企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业。未来主业不能进入前三名的央企都可能被重组,围绕航运央企的整合开始受到业内关注。

  目前国资委旗下航运板块共有5家央企,分别是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中外运集团和招商集团旗下的招商轮船,其中中远集团占5家运力的55%而位列第一,中海运力占总体25%而居于第二,其余三家所占运力均不到10%。目前市场预计的几种重组方案均涉及到长航集团,从而给其旗下上市公司带来投资机会。

  行业投资策略

  我们看好全球高景气度的干散货公司和“国油国运”战略背景下的国内油运公司,关注已落实新船定单和与大货主签定长期运输协议的上市公司,央企整合和资产注入或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额外惊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