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钢铁行业:资源整合提升龙头企业价值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15:53 银河证券
银河证券 孙勇 投资要点: ●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复苏周期。1、钢材价格持续上涨;2、下游房地产行业增长较快,刺激我国钢材需求不断增加;3、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对钢铁需求形成有力支撑。 ●钢铁行业拉开资源整合序幕。1、产业集中度低,市场控制能力差,兼并重组是解决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出路。;2、国内钢铁企业重组进入跨地域并购时代;3、资源整合提升国内钢铁巨头整体竞争力。 ●出口政策的不利影响将通过行业整合得到消化。1、国家不鼓励钢材出口;2、限制出口、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有利于形成行业重组的新格局。 ●钢铁行业仍是目前市场的价值“洼地”。1、今年1季度钢铁行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但钢铁行业的市盈率最低;3、资源整合提升龙头公司的价值。 ●重点公司分析:1、宝钢股份(600019):国内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预计2007年每股收益0.85元,合理估值区间为16.6-19.9元,投资评级为“推荐”。 2、鞍钢股份(000898):我国北方最大的钢铁企业,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预计2007年每股收益1.41元,合理估值区间为27.5-33元,投资评级为“推荐”。3、武钢股份(600005):公司是国内第三大钢铁企业,是我国汽车板和冷轧硅钢片为主的重要板材生产基地,预计2007年每股收益0.71元,合理估值区间为16.6-18.5元,投资评级为“推荐” 一、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复苏周期 1、钢材价格持续上涨进入2007年,我国钢材价格持续回升。2007年1月,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8.57,较2006年12月的105.15上升3.42点,长材价格指数和板材价格指数分别较2006年底上升2.64点和3.64点。2007年5月,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4.01,较2006年底上升8.86点,长材价格指数和板材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3.25点和7.54点。 今年5月后,长材和板材的价格指数走势上出现较大分化。长材价格指数不仅涨幅超过板材价格指数,而且突破了2006年6月的高点,创出近两年来的新高,使得行业呈现出快速复苏的迹象。 各钢材品种价格的涨幅不尽相同。2007年1月,国内市场八个主要品种的价格(含税价)均小幅上涨,其中涨幅稍大的为热轧卷板。而2-4月份,各品种价格仍是稳中有涨。但是进入5月后,建筑用钢材价格一路攀升。与2006年底比,普线φ6.5涨幅达到17.7%;螺纹钢φ12-25涨幅为16.4%。而板材中的中厚板涨幅也超过了10%,达到11.2%。 2、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544亿元,同比增长26.9%。完成商品住宅投资2462亿元,增长30.4%。其中,经济适用住房投资88亿元,增长41.6%。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125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国内贷款1761亿元,增长20.9%;企业自筹资金2495亿元,增长23.2%;利用外资131亿元,增长1.54倍。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面积5306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4%。 房屋施工面积12.4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9.63亿平方米,增长21.4%;办公楼施工面积5196万平方米,增长16.3%;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1.42亿平方米,增长11.9%。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钢材累计产量在12634.4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6.2%,增加4.5个百分点;其中钢筋、线材累计产量分别在1984.65万吨和1565.83万吨,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和20.4%,其中钢筋增幅较去年下降9.7个百分点,线材增加2.9个百分点。 就单月看,3月份钢材产量在4695.4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5.7%;日均产量151.47万吨,较2月份137.74万吨环比增长9.96%;3月份钢筋、线材产量分别在841.45万吨和691.99万吨,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0.4%和23.3%,其中钢筋日均产量在27.14万吨,较2月份的23.33万吨环比增长16.33%,线材日均产量在22.32万吨,较2月份的20.59万吨环比增长8.42%。 据统计数据显示,1-3月份线材表观消费量在1766.4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9%;螺纹钢表观消费量在2049.6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66%;线材、螺纹钢的日均表观消费量分别在20.75万吨和24.74万吨,较2月份环比分别增加1.4万吨和3万吨。 3、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对钢铁需求形成有力支撑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市场。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钢铁的大量使用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国内钢铁的人均消费量远少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06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4.67亿吨,出口钢材4300万吨,表观消费量达到4.4亿吨,较2005年增加近6200万吨,同比增长16.3%。 自2002年开始,我国新增钢材消费量超过4000万吨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5%以上,需求增速较快。同时,年人均消费量水平也在不断攀升。特别是GDP与钢铁消费量的关联系数也不断增大,2006年每亿元GDP消耗钢材量超过2100吨,比2001年1550吨的水平增长了36%,以年复合增长率6.4%的速度不断攀升。显示出,在我国重工业时期,钢铁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因此,我们预计在“十一五”期间这种趋势仍将延续。根据我们的预测,2010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7-6亿吨。 二、钢铁行业拉开资源整合序幕 1、解决行业集中度低问题的出路 我国钢铁业集中度近两年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4年,我国钢铁产品前10位的钢铁企业的产量占总量的34.7%,2005年下降至33.6%,2006年又降至29%。企业数量增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是导致钢铁行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2004年全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增至870家以上。一个地区有几家、十几家钢铁企业已不少见,个别地区甚至有多达几十家钢铁企业。由于企业数量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了落后的生产能力大量存在,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和节约,加剧了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矛盾,使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滞后于产能的增长。 产业集中度低,市场控制能力差。2004年我国钢产量为27280万吨。其中,年产钢超过5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5家,钢产量之和占全国钢产量的45%;年产钢200-500万吨的企业有28家,钢产量之和占全国钢产量的28.7%;年产钢小于200万吨的企业钢产量之和占全国钢产量的26.3%。全国钢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企业集团只有宝钢1家。 这与日本4家企业集团钢产量占日本的73.3%,与韩国2家企业集团钢产量占韩国的82%相比,差距较大。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大大削弱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比如2004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强,但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不得不被迫接受71.5%的涨价幅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的弱点。其重要原因是因为分散,企业自相竞争,抬高了铁矿石价格。 钢铁工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企业盲目发展只会使钢铁工业的外部条件恶化;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分散,将会降低钢铁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因此,钢铁企业只有通过跨省市、跨地区更大范围的联合重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国内钢铁企业重组进入跨地域并购时代 今年,宝钢完成了对八一钢铁的重组,成为我国钢铁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跨地域并购。并购的模式与重组上海的多家钢厂的模式有了很大的区别,是市场化的商业行为与政府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首先,宝钢集团没有简单地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划拨的八钢集团的产权,而是通过注入资金的形式,增资30亿元控股了八钢69.61%的股权。宝钢并不承担八一钢铁的包袱,而是要通过向八钢输出先进技术和管理,提升八钢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这对宝钢来说无疑比被动接收产权和包袱更有利。这是市场化商业行为在起作用。其次,八钢的税收依然向新疆交纳,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之间利益的冲突。显然,宝钢并购八钢的模式选择值得借鉴。可以预见,今后采取此模式进行跨省市跨地区重组的钢铁企业会越来越多。 目前钢铁企业上市公司的情况,也在客观上支持了国内钢铁企业通过市场方式进行并购重组。目前国内对于钢铁业的估值普遍过低,即使在钢铁处于夕阳行业的欧美市场,钢铁股市盈率也有当地市场平均市盈率的50%-60%,而中国目前仅为40%。这也是国外钢铁业最近几年纷纷觊觎中国钢铁企业、频频希望入股中国的钢铁上市公司的一个原因。相比之下,国内的钢铁企业在这方面走得慢了很多。目前,证监会已经为国内钢铁业的并购提供了支持,允许钢铁企业为并购进行增发融资,钢铁的上市公司之间进行换股甚至收购并没有障碍。 3、资源整合提升国内钢铁巨头整体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将继续支持宝钢整合更多国内上市钢铁公司,同时支持其国际扩张。李荣融是在昨日接受专访时作上述表示的。李荣融表示,继续重组、做强做大央企是既定政策,像钢铁行业要继续支持宝钢充当行业整合先锋,“它有资金、有技术、有经验、有人才,当然首先得支持它来整合重组其他钢铁公司。”4月28日参加完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揭牌仪式的李荣融昨日出现在清华大学,出席其担任主编的《筚路蓝缕: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一书首发仪式。对于宝钢和新疆八一钢铁的跨地域合并,李荣融表示,面对国际钢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中国企业必须有所作为,也应该所有作为。重组有利于双方发挥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宝钢并购八钢,无疑将加速中国钢铁工业并购重组的进程。再来看宝钢的发展定位: 宝钢已经确定了到2010年进入世界钢铁业前三强的战略目标。推进与国内钢铁企业重组不仅是宝钢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实现世界钢铁业前三强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宝钢与八钢的并购重组,并不单纯为做大而做大,而是要通过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对客户的资源保障能力。重组八钢,只是宝钢积极参与中国钢铁工业优化重组的第一步。根据宝钢新一轮战略规划和发展定位,除新建钢铁生产基地外,宝钢还将在提高国内钢铁工业集中度方面有积极的作为,以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早日进入世界钢铁业前三强。 三、出口政策的不利影响将通过行业整合得到消化 1、国家不鼓励钢材出口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不鼓励钢材出口的钢铁发展政策,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钢铁行业本身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大的行业之一,而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规定,5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的目标。 就2006年来讲,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只下降了1.23%,远低于年初制定的4%的目标。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中要求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国家势必将进一步治理如钢铁行业这种能耗大户,国家也将通过财政手段进一步限制钢材产品出口,因为出口钢材,就等于将污染物留在了国内,同时还将消耗我国的大量能源。 (2)我国是一个原料短缺的国家,特别是钢材最主要的原料----矿石,我国将大量依赖进口。200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到3.26亿吨,折算为含铁量为,而2006年全年我国铁矿石产量为5.88亿吨,如果按含铁量计算,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达到56%左右。 (3)钢材的大量出口,不利于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更不利于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提高。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七大部委下发《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要求在2007年前淘汰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十一五”期间淘汰约1亿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5年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亿吨、落后炼钢产能5500万吨,今年力争分别淘汰3000万吨和3500万吨。如果我国仍保持较高的钢材出口,则通过市场手段进行产能淘汰将成为空谈。 (4)我国钢材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大量钢材出口不利于我国钢材产品结构调整。 2006年我国出口钢材4300万吨,出口均价为610美元/吨;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1851万吨,进口均价为1071美元/吨。由此我们看出,我国出口钢材主要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如果大量出口钢材,将会对我国钢材产品结构调整产生不利的影响。 (5)我国钢材大量出口,将引起国际社会反倾销诉讼。2月初,美国、加拿大纷纷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称我国钢材出口北美存在倾销行为。我们在此先不论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但我国钢材出口量的大幅增加,将肯定引起更多的贸易摩擦。 (6)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连创新高。为进一步纠正我国近几年的贸易顺差现象,国家需要从出口上加以限制。 2006年我国出口钢材4300万吨,出口均价为610美元/吨;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1851万吨,进口均价为1071美元/吨。由此我们看出,我国出口钢材主要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如果大量出口钢材,将会对我国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及落后产能淘汰产生不利的影响。 2、限制出口、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有利于形成行业重组的新格局1~3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413万吨,比2006年一季度多出口了766万吨,同比增幅高达1.18倍。如果按此进度出口,2007年全年我国将出口钢材5600万吨以上,这一数量占到了我国钢材总产量10%以上,相当于韩国(世界第五大产钢国)一年的钢材产量。 2006年我国出口钢材4300万吨,出口均价为610美元/吨;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1851万吨,进口均价为1071美元/吨。由此我们看出,我国出口钢材主要以的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如果大量出口钢材,将会对我国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及落后产能淘汰产生不利的影响。 3月10日,商务部2007年第14号公告,将原列入《货物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中的大部分钢材品种从目录中取消,也就是说除不锈钢产品和硅电钢外的其他钢材均可不受进口许可证约束,可放开进口到我国。 4月15日,商务部再次发出公告,将83个钢材税目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为0。 4月3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将83个钢材税目列入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以限制出口。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抑制钢材出口增长过快,降低钢铁行业的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高价格、高利润,以求淘汰落后产能。 在4月27日,国务院召开“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上明确指出:5年需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986万吨,落后炼钢能力4167万吨;今年要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25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2423万吨。而国家之所以采取强烈调控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实现节能降耗,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规定,5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的目标。就2006年来讲,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只下降了1.23%,远低于年初制定的4%的目标。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中要求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国家势必将进一步治理如钢铁行业这种能耗排污大户,国家也将通过各种手段进一步限制钢材产品出口,因为出口钢材,就等于将污染物留在了国内,同时还将消耗我国的大量能源。5月21日,财政部宣布从2007年6月1日起,对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等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出口关税。 在2006年,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自给率,普通线材达107.27%,螺纹钢筋为104.63%,已超过国内市场需求,总体供大于求。加征出口关税,将促使落后钢铁产能的淘汰和关停,进一步缓解供大于求的局面。 2005年7月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目标是让中国前十大钢铁公司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在2010年前达到50%,在2020年前达到70%。现在,鞍钢本钢成立了鞍本集团;武钢联合重组了鄂钢和柳钢;首钢与唐钢联合成立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唐钢与宣钢、承钢联合以及湖南华菱与米塔尔组成合资公司,香港中信泰富控股石钢、唐山建龙重组新抚钢等。在外资的大规模冲击之下,中国钢铁业的整合步伐正越走越快。 四、钢铁行业仍是目前市场的价值“洼地” 1、今年1季度钢铁行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今年1季度,钢铁行业(包括下游金属制品业)收入增长36.6%,利润增长176.55%,其中炼钢行业收入增长40.21%,利润增长277.98%,金属制品收入增长25.73%,利润增长16.42。 2、钢铁行业的市盈率最低 根据我们统计的静态PE值显示,国内钢铁类上市公司的2006年动态PE值大约在10倍左右,而截止2007年6月3日,钢铁股的静态PE值达到了22.39倍,预计2007年的动态PE值为17倍左右,远低于其他的静态PE值。 3、资源整合提升龙头公司的价值花30亿并购八钢后,宝钢可利用其地域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增强其在西北地区甚至中亚市场的控制权。八钢有着许多钢铁企业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在国土面积1/6的新疆地区,八钢是这里惟一的大型钢铁企业。由于深处内陆,国内其它钢铁企业进入新疆的运输成本较高,天然屏障使得新疆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钢材市场,也使八钢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除了本地巨大的市场潜力外,新疆地处亚欧大陆桥,与中亚五国接壤。新疆还是我国战略资源的最大储备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炼焦煤等资源,其中煤矿的探测量占到全国的40%。 通过跨地域重组,龙头公司拥有了各种资源优势,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些优势尚未在公司股价中得到体现。根据国际经验,资源整合可以提升公司30%以上的内在价值。 五、重点公司分析 1、宝钢股份(600019) 2007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9.75亿元,营业利润56.4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2.26%和175.26%,实现净利润36.76亿元,同比增长156.38%。净资产收益率为4.32%,同比上升2.41个百分点,经营性每股现金流为0.42元/股,同比增长424.18%。实现每股收益0.2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38%。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16.87%,比2006年同期提高5.74个百分点。 (1)主营业务优势:2007年1季度,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用钢供应商,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06年汽车板产量将达到260万吨;(2)全球500强:上海宝钢集团在《财富》2006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296位,全球钢铁行业企业排名居第六位,是国内钢铁企业的旗舰;(3)股权激励: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大型国有企业,这一计划将大大刺激管理者的主管积极性,对企业的增值有利;(4)外资合作概念:公司出资15亿元(占50%)与日本新日铁、卢森堡阿赛洛成立合资公司-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加强公司在汽车用钢板制造和用户服务方面的技术能力;(5)新项目:公司“十一五”重大项目 总投资60亿元的特种金属暨合金板带工程于2006年7月25日在特种钢分公司破土动工,该工程将主要生产市场紧缺的钛及钛合金、高温合金、镍基耐蚀合金、精密合金、特种不锈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等7类钢种,其中板材17.3万吨、热卷11.25万吨、冷卷7.5万吨。 (6)业绩预测:我们预测2007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85元,按市盈率15-18倍计算,并再给予30%的蓝筹股溢价,公司合理估值为16.6-19.9元。我们给予“推荐”投资评级。 2、鞍钢股份(000898) 2007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0.17亿元,营业利润34.7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2.63%和120.94%,实现净利润23.94亿元,同比增长111.67%。净资产收益率为7.36%,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经营性每股现金流为0.44元/股。实现每股收益0.40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42%。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30.07%,比2006年同期提高10.75个百分点。 (1)估值偏低:目前,钢铁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为17倍,且公司未来2年的增长率超过20%,而公司目前市盈率仅为10.66(按2008年EPS)。因此,公司目前股价被低估。 (2)行业地位:在钢铁行业中,公司总资产排名第四,净资产、销售规模排名第二,是我国第二大钢铁生产基地,已形成年产以1,600万吨钢,以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造船板、管线钢、冷轧硅钢等为主导产品的精品板材基地;2010年前,鞍钢在鞍山地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2,000万吨钢以上,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公司大力度进军冷轧板领域,目前市场份额达到25%,仅次于宝钢股份。 (3)技术优势:公司加大了对蜗壳钢、管线钢、帘线钢、05钢、高速轨、军工钢等重点产品开发和质量攻关力度,开发试制新产品103次,完成科技成果5项。公司生产的重轨品种最全、档次最高,已跨入国际先进重轨生产企业行列,参与青藏铁路建设。 公司还是国内最大规模的船板生产基地,在国际上排名第三。 (4)资源优势:鞍钢集团自有矿山能提供所需铁精矿的85%,铁矿石已探明储量达93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今年,辽宁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关闭小矿等措施,为鞍钢储备了60.56亿吨铁矿石资源储量,为本钢储备了13.4亿吨的铁矿石资源储量,鞍、本联合后其矿产资源将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5)新项目建设:公司投资226亿元建设营口鲅鱼圈港钢铁项目,预计06年投入80亿元、07年投入120亿元、08年投入26亿元,投资额占公司目前净资产的比例为89.55%。项目规模为生铁493万吨;钢500万吨;钢材488万吨。项目将于2007年下半年投产,设计产能包括200万吨宽厚板、200万吨热轧板和100万吨冷轧板,其中世界最大规格的5500mm宽厚板轧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6)业绩预测:我们预测2007年公司每股收益为1.41元,当前市盈率仅为12.86倍,低于行业平均值。合理估值应为27.5-33元,我们给予“推荐”投资评级。 3、武钢股份(600005) 2007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4.1亿元,营业利润21.07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9.62%和592.82%,实现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增长471.71%。净资产收益率为6.03%,同比上升4.83个百分点,经营性每股现金流为0.23元/股。实现每股收益0.1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2.5%。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21.29%,比2006年同期提高16.03个百分点。 (1)行业地位:公司是国内第三大钢铁企业,钢材产品涉及冷轧及涂镀材、冷轧硅钢、热轧材、大型材、线材产品、扎板产品、棒材产品等7大类、500多个品种,年产钢铁1000万吨,是我国板材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内产品品种最全、产量最大的热轧板卷供应商,国内产品品种最全的专用中厚板生产厂,公司将在国内独家生产全系列轿车用板,二冷轧投产后,公司将具备生产高档冷板及高档轿车板的能力,将努力打造成我国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 (2)冷轧硅钢片生产龙头:国内冷轧硅钢产品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并保持在冷轧取向硅钢片和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的国内独家生产地位,现具有12万吨取向硅钢和96万吨无取向硅钢的生产能力。2007年计划硅钢产品达到114万吨(取向硅钢27万吨,含2万吨HIB钢)。2006年硅钢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72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44.06%。公司硅钢年产能已达142万吨,三硅钢建成后将结束我国取向硅钢主要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3)技术优势:公司有25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申请专利27项,取得专利授权2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项。公司成功研制出GDS用低合金高强度系列钢,并与美国一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打破了武钢该产品出口为零记录,填补了国内空白。 (4)开发鄂西铁矿:武钢将加快鄂西铁矿资源的开发,打造新型产业链。目前已探明的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储量近20亿吨的铁矿带,其铁矿量可供武钢用上10年。 武钢集团计划斥资70亿元优先享有恩施境内约14亿吨的铁矿资源。07年到09年一期开发130万吨原矿,09年后二期开发1000万吨原矿,三期开发2500万吨原矿,这将改写武钢铁矿石80%依赖进口的历史。 (5)发展目标:到2010年末,形成15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达到1000吨钢/人年以上;加快工艺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产品深加工比例大幅度提高,板带比达到86%以上,努力把公司建成我国汽车板和冷轧硅钢片为主的重要板材生产基地,进入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武钢汽车用钢产量06年达到100万吨,07年基本形成180至2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达到7%左右。 (6)业绩预测:我们预测2007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71元,当前市盈率仅为15.08倍,低于行业平均值。由于公司具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以及未来良好的成长性,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的市盈率应为18-20倍,并再给予30%的蓝筹股溢价,则公司合理估值在16.6-18.5元,我们给予“推荐”投资评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