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国防工业面临历史性投资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19:05 证券导刊

  中信建投证券 郑贤玲

  如火如荼的第五次军事变革

  所谓军事变革就是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迄今为止,人类军事史上出现过5次大的军事变革,第一次是3000多年前的冷兵器军事变革,第二次是1000多年前的热兵器变革,第三次
是200多年前出现的机械化军事变革,第四次是上一世纪中期的核军事变革,目前正在进入人类军事史上第五次军事变革,被大部分专家称为信息化军事变革。世界军事变革主要是伴随着人类技术进步而展开的:冶炼术推动了以木石兵器发展到金属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火药技术推动了以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动力技术推动了以热兵器发展到机械化为标志的军事变革,半个世纪前核武器的诞生则成为人类第四次军事变革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技术使得当前发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为标志的军事变革成为可能。此次信息化军事变革的特点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精准化、无人化、智能化、非接触远程打击,精确制导成为本次军事变革的核心技术。从萌芽到发展直至最终成熟,构成了每次军事变革的整个周期过程。最早的冷兵器时代军事变革至少经历了2000多年;热兵器时代的军事变革,大约持续了800年;机械化兵器时代的军事变革,用了大约150年。具有特殊性的核军事变革,已经历半个多世纪,而且还在持续。新军事变革尽管从开始孕育至今不过30年,但进展非常迅速。据预测,21世纪中叶将大体完成这场变革。

  表1 世界主要军事变革的特点

世界军事变革

特点

技术

持续时间

冷兵器军事变革

从木石兵器到金属兵器

冶炼技术

2000多年

热兵器军事变革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

火药技术

800 年

机械化军事变革

从热兵器到机械化

动力技术

150 年

核军事变革

核武器诞生

核技术

50年

信息化军事变革

信息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

信息技术

  当代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以人类技术社会形态转型亦即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为主要背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信息化建设和“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把适应打机械化战争的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适应信息化战争的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

  本次世界新军事变革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的新军事变革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与科技背景:一是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

世界大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打不起来,但局部战争和世界恐怖活动此起彼落;二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思想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军队建设及编制体制的调整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上一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世界主要国家兴起,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加大了投入力度,自上而下地全面推进军事变革,在大力研究开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武器系统的同时,加快部队结构重组和军事理论创新,加快“数字化战场”与“数字化部队”建设。目前美军陆军信息化装备已达到50%,海、空军已达到70%以上。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发动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展示了美国军事变革的综合效能和战略优势。除美国以外,目前有近40个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先后启动军事变革。

  在目前世界上进行军事变革的4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把目标定在2015年前后初步实现军队信息化。为实现这个目标,各国不断加大国防投入。美国国防预算在过去的5年间共增加了55%,印度的国防开支近5年增长了70%,其中2004年军备开支较上年增长了40%。俄罗斯2005年度军费预算比上年度增加了28%,英国增加了18%。

  世界新军事变革既给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也给中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今后一二十年,是世界军事变革的快速推进期,也是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错过了这一二十年,就很可能错过一个时代。

  为适应这一历史性的军事变革,我国从上一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在缩减军队编制的同时适当增加人员待遇和武器装备的投入,对军队编制了调整,即加强空军、海军及二炮部队的军事力量,适当缩减陆军,武器装备进入全面升级换代。在1997年才裁军50万的基础上,2003年再次裁军20万。军队装备和指挥系统,开始进入全面的信息化建设,以适应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本世纪初我国空军批量引进俄国苏—27、苏—30等适应现代信息化作战的第三代战斗机,并开始自行设计、生产苏-27和新型轻型战,2005年-2010年进入空军换装的高潮。2006年我国国防军开支预算2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国防成科技与经济的“推动机”

  人们习惯上会认为和平年代投入军品是一种浪费,但这一观点近几十年有较大的变化,有关专家认为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之间并非简单的冲突和对立,相反,适当的军工投入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信息化武器装备对科技升级和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在上一世纪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西方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信息化,并几乎统领着世界的话语权,我们认为除了制度与文化的因素以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科技发展与西方国家强大的国防工业基础。有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在西方国家投入1美元的军工可以带动5美元的社会经济,而航天科技的投入产出比更是达到7-12倍。

  首先是国防工业本身对科技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设备精度的要求、对航空、航天及海洋材料的技术要求带动对基础装备、控制系统和原材料的发展。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和第一台数控机床都源于美国陆军,世界遥感技术源于导弹飞行器,因特网也是源于美国国防部资助项目。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军工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大大推进了科技的发展,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人们的消费也随之不断升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控机床消费大国,但一方面我国高精度机床50%以上依赖进口,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我国国防企业采取禁售手段也制约了国防工业本身的发展。以国防工业为契机发展国内基础装备企业,形成国防工业与基础工业的互动机制将是我国未来几年“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认为国防军工对社会经济不仅具有维护作用,同时,军工技术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

  其次是国防技术应用在民品中的领域非常广泛,冷战后军工技术的民用化大大推进了世界信息化与新材料的发展进程,国防工业产业化空间巨大。

  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国家的尖端技术都较早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二战结束后的50多年里,美国每隔10年左右就推出一个以军带民的大型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依靠这些计划,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相继涌现,始终保持超前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至两代的领先地位。当今社会主要的科技如电子、激光、核能、电脑软件、生物工程、数控机床等前沿科学技术方面,无一不是首先从军事科技领域中产生出来,进而溢出、辐射、散发到民用科技上,并带动了全社会科技加快发展。其中,航天科技工业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文化与教育、农业、资源、气象、环境与减灾、海洋、国家信息化、空间科学、深空测探和国防军事通信等多个领域,航天工业是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政府始终把航空航天科技作为带动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技术之一,把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之一,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航天工业将作为高科技和国防事业发展的重点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

  和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国防投入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2004年世界人均军费为162美元,我国居民人均军费仅为20美元;世界每平方公里陆地所占军费为6946美元,而我国为2747美元。从绝对指标来看,2004年美国的军费总开支高达4620.99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开支的47%,日本占4.1%,而我国仅占2.4%。2005年,我国国防开始占GDP的1.36%,而美国同期达到3.6%。显然,我国国防投入还没有达到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当水平。

  表2 2004年度部分国家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

国防工业面临历史性投资机会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

  国防科技成“十一五”规划的重头戏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GDP由3624亿元增加到182321亿元,GDP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约为9.4%);这一期间,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平均每年17%以上的高速度增长,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4000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7%左右,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2005年人均GDP上升为1600多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4%左右前后。但反思20多年的高增长,我们基本上是以资源耗费和低劳动力成本为代价的,我国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9.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20个百分点。从世界工业化300年来所标示的横向历史坐标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标位仍处于世界工业化的中早期阶段。面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增长压力,我国开始思考并提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十五”期间的增长基本上是“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型”增长方式,“十一五”期间以消费拉动增长替代投资拉动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大转变。但消费拉动需要相应的措施来启动,我们理解消费升级有两大主题:一是新农村运动启动的农村基础消费,包括电网、通讯网、交通网络的建设,农村保险与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启动农村的消费升级;二是科技带动基础装备业与消费升级,总理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16个重大专项中,与国防科技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项目包括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占全部重点项目的70%左右。国防科技将在信息产业、机械制造和化工领域发挥其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这一是时期我国科技投资的重要主题。

    相关报道:

    国防资产证券化呈现商机

    挖掘参与军工概念股之十大良机

    附录:两市军工概念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