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研究 > 正文
 

金融保护期终结后 银行竞争格局动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 18:07 证券导刊

  海通证券 张曦

  提要:

  根据《金融与贸易服务协议》,2006 年我国将对外开放银行业市场,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国家对商业银行的隐性担保亦将退出;同时,根据央行部署将于2006 年基本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后达标期限设在2007 年1 月1 日,按照新办法计算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缺口约为1.3 万亿元,未来两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将是主导资本市场走势的重大事件。为此,中国银行业将加速改革,竞争格局和经营业态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经验表明,随着进入外资的增加,银行息差水平和盈利能力将有所下降,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逐渐弱化。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利率风险。

  竞争格局新动向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走上金融开放之路后,中国银行业加速进行着各项改革,行业的竞争格局和经营业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国家隐性担保即将退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国家财政能力的不断不降,金融资源的日益分散,在垄断性金融产权制度下,国家以承担全部信贷资金风险作为承诺,要求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使破产企业及失业人员数量控制在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支持国有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实际上是以自身的信誉为国有银行的经营风险提供一种隐性担保。因此,长期以来,尽管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国际标准,但在担保代替注资的情况下,国家的隐性担保就成了银行一笔巨大的财富,银行无需为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和经营风险担忧。

  日益开放的资本市场,国内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挑战。无论在金融服务上,还是在资金安全上,外资银行都有可能成为依靠国家担保的国内商业银行的替代物,公众对外资银行的认可以及随后将原本在中资银行的存款转移至外资银行的行为,将使国有商业银行的隐性担保作用下降甚至失效,这样就会使长期积聚的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国家也就很难再维持公众对国有银行的信心。因此,国家隐性但保从国内商业银行退出成为必然。由央行牵头制定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不久将面世。

  行业分化加剧

  分类监管、优胜劣汰

  2004 年2 月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规定:银监会将根据资本充足率将商业银行划分为资本充足、资本不足和资本严重不足三类银行,并进行分类监管。对于资本充足的银行,监管层将支持其稳健发展业务;对于资本严重不足的商业银行,监管层将依法对其接管和促使其实行机构重组;对于介于中间的资本不足的商业银行,监管层将限制其部分业务的开展。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银行将会丧失优先发展权。而拥有融资渠道,获得投资者认可的上市银行将在未来的资本竞赛中获得先发优势。

  金融自由化逐步推进

  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价格自由化(即利率市场化)、业务经营自由化、市场准入自由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四个方面。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

  根据央行利率改革的总体部署,计划于2006 年,即银行业全面开放前基本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改革的基本顺序是:先外币、后本币;先存款、后贷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以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反映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利率为主导的多层次利率体系。

  自1998 年起,央行即对利率的管制逐步放松,2004 年10 月央行放开了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和存款利率的浮动下限,加之此前已经放开的外币利率、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至此,涉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相关价格的管制已基本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向更深层次的建立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多层次利率体系的方向进行。

  利率的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意味着产品的市场化和经营行为的商业化。这对于习惯于利率管制环境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经营观念与管理方式都面临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规则,相对于来自利率市场化环境中的外资银行,中资银行明显“技不如人”。市场竞争格局将由原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寡头垄断转向由国有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参股银行参与的垄断竞争,市场集中度将呈下降趋势。

  业务经营自由化初现端倪

  纵观发达国家银行的功能,其全能化趋势日益增强,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一大发展趋势。目前,尽管我国实行分业经营的金融制度,但实际上对金融混业化经营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步,银行、证券、保险相互渗透的局面已经出现。今年二月出台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子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跨业经营,实际上是给予上述银、证、保三方合作以更明确的法律认可和制度规范,标示着我国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模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市场准入将受到审慎性限制

  根据《金融与贸易服务协议》有关银行业开放的相关规定,至2006 年,中国将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当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银行业不够健康,金融监管手段不充分时,对外资的进入应持审慎态度。因此,我们认为在银行业开放初期,央行对外资在中国市场规模扩张广度和参股中资银行的深度均会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并加以审慎的监管。

  外资布局,新对手到来

  随着金融保护期结束期的临近,觊觎中国庞大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以各种方式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参股中资银行便是这一进程中令人瞩目的新景观。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均成为外资涉猎的对象。

  世界银行(2001)对相关外国资本进入传统及新兴市场后,对东道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给予了以下的评价:

  在外国资本进入初期,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表现为:利润的减少;促使东道国提高经营效率,压缩经营成本;外国资本引入新的金融服务与技术,但同时降低了本土银行的信用质量,

  导致金融业的不稳定。

  外资的进入,使中资银行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利润的再分割,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巨大压力。“二八定律”主要将体现在外资银行凭借其管理优势、规模优势、跨国服务网络优势所集中形成的综合性服务的业务优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良好的市场形象赢得大批优质客户,优质客户的转移意味着利润的转移,这是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国商业银行将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开放进程中的中国银行业

  2006 年起,外资进入中国银行市场的壁垒将适度降低,外资开展业务将享受国民待遇,这并不意味着外资银行将大举进入中国银行市场。从目前已获得在国内大部分城市人民币业务经营权的东京三菱银行的扩张步伐看,其与中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展开全面竞争的意愿并不强烈。相对于业务规模的扩张,外资银行对市场和风险考虑的更多。

  外资进入中国的驱动力

  客户服务的需要

  银行业是一个信息敏感性行业,在银行业市场开放初期,外资银行往往出于为其所在国客户服务的需要,而跟随客户进入中国市场,为其客户提供比中资银行更加完善的服务,以维护其长期所形成的客户关系。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取决于其在中国潜在市场的大小,潜在的市场份额主要来自于其所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数量和规模。

金融保护期终结后银行竞争格局动向

  全球布局,抢占市场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另一个动机是抢占市场,利用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银行业经营效率低且不良资产率高,难以与外资银行形成有力竞争的机会,抢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作为其全球资产配置中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单元,以延续其盈利的增长期,汇丰银行的发展之道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

  从已经开放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中外资的表现来看,外资银行的市场进入策略是:(1)大量并购东道国的国内银行,借助东道国银行已有的市场网络拓展零售银行业务;(2)在零售银行业务上大规模与东道国银行展开竞争,而东道国市场的贷款业务不是其重点发展的业务。

  从目前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经营思路来看,其发展战略可分为四种;(1)全面开展各类银行业务,包括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其中以花旗、汇丰和渣打银行为代表;(2)以公司业务和资产管理为主要业务,如德意志银行和荷兰银行;(3)重点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以东亚银行为代表;(4)为母行的全球客户在中国拓展业务服务,侧重代理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外资银行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三资企业”,特别是来自于外资银行母国的外国投资企业构成了外资银行的主要客户。

  他山之石---来自泰国和菲律宾的经验4

  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控制了绝大部分金融资源,金融市场竞争强度较弱,导致银行业的经营效率低下。金融市场开放前的泰国和菲律宾银行业态与我国有着相似之处。但在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两国政府所采取的监管措施不同,使外资的进入对本国银行业的影响结果不同,这正是我们选择这两个国家作为参照的原因。

  泰国银行业在1992 年实行金融自由化之前经历了相当长的金融管制经营时期,1990年泰国政府接纳了IMF 第八项条款(Article VIII),加快了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对外国资本的进入完全不加限制。但研究数据显示:外国直接资本进入泰国市场的速度并不快,外资对泰国银行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原因在于,泰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以前受到政府的严格保护,形成了以盘谷银行为首的四大家族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四大银行基本控制了整个银行市场。寡头垄断限制了外资对泰国银行的投资步伐,至金融危机爆发前,外资对泰国单一银行的最大持股比例不到15%。

  菲律宾银行业的真正对外开放始于拉莫斯执行时期,在此之前菲律宾银行业一直在马科斯家族的掌控之下。1994 年,菲律宾政府通过了第7721 号公共法案:放松对外资银行进入菲律宾市场的准入条件,及对外资银行经营规模的限制。这一法案的实行,使外资银行在菲律宾市场的占有份额快速增长。外资银行(包括外资控股银行)的数量由1994 年的4 家增至1995 年的14 家,外资银行数量占国内银行的比重亦由1994 年的12.1%增至1995 年的31.1%。外资银行拥有的资产与负债的规模在1995年以后逐步增加,至1998 年外资银行的平均资产规模为1995 年的3.6 倍。在菲律宾银行市场,外资银行与菲律宾本国银行形成竞争,随着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增加,竞争也越加激烈。

  总结外资银行对泰国和菲律宾本国银行业的影响,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减少了政府干预对银行的影响

  菲律宾和泰国经验均表明:(1)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的参股均有助于减少东道国政府或利益团体对银行的干预,东道国银行经营的自主性加强;(2)外资的进入加强了东道国银行对其经营风险的控制,提高了东道国银行经营的市场化意识;(3)利益集团在银行持股份额的下降,切断了银行与利益集团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使得银行得以更加有效地对客户的经营活动实施监督,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运营费用先增后减

  泰国和菲律宾的经验均表明:外资的进入,对于东道国银行来说,其经营费用将经历先增后减的过程。在外资进入初期,东道国银行的运营费用增加;随着外资在东道国市场规模的扩大,东道国银行的运营费用逐渐下降。我们将导致泰国和菲律宾银行业运营费用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新的设备与先进的技术的引入、缩减人员和稳定在职员工而增加的支出、增加呆账减备金的计提。

  随着外资银行在东道国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的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间的竞争将表现为营业效率的提高,成本收入比则呈现下降趋势。

  息差水平先降后升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市场的显著影响就是导致息差水平的先降后升。泰国和菲律宾的经验表明:东道国银行业的息差水平与外资的持股比重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在外资银行进入初期,东道国政府出于打破少数银行垄断,增加本国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降低了银行业的进入壁垒。新进入者的增加降低了市场的集中度,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行业平均息差水平降低,这与外资进入的关系不大。但随着外资在东道国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的增加,东道国银行业的平均息差水平将呈上升趋势。息差水平上升的原因可归结于贷款利息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存款利息支出水平的降低两方面:

  与菲律宾不同的是,泰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前的息差水平呈现大幅波动,这是因为泰国政府在银行业市场开放初期推行的是完全金融自由化政策,短期资本大量进入泰国市场导致利率水平的大幅波动。

  盈利水平下降

  菲律宾经验表明:外资银行持股比重的增加,将加剧东道国金融服务市场的竞争,东道国银行的盈利水平下降,资产回报率降低:

  新技术的引入、金融产品的开发以及市场推广,均将增加东道国银行的资本性投入支出,摊销成本增加使盈利水平下降;

  对新业务的开拓,使东道国银行减弱了对传统息差业务的依赖,对贷款业务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新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业务缩减所形成的盈利缺口。

  非利息收入减少。东道国银行在技术、产品研发和服务水平方面相对弱于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对中间业务市场份额的抢夺,导致东道国银行非利息收入来源减少。

金融保护期终结后银行竞争格局动向

  开放后银行业的生态环境

  与泰国和菲律宾不同,我国政府在银行业开放过程中既不会像泰国政府那对本国商业银行实施严格保护,也不会像菲律宾政府那样对外资进入的速度不加限制。但是,引入外资,加强市场竞争,促使国内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和市场风险承受能力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因此,泰国和菲律宾市场开放时,银行经营所发生的变化,诸如:市场集中度下降,营运费用的变化、利差水平的变化、盈利水平下降以及政府干预减少等均将在我国银行业市场出现。

  外资影响有限

  叶欣,冯宗宪(2004)5通过对50 个国家,包括20 个发达国家和30 个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开放时,外资的进入对东道国宏观经济、金融及银行市场结构相关数据的分析,证明:(1)外资银行的竞争有利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这种正面影响在外资刚进入东道国市场时表现得更为显著;(2)外资的进入是逐步的,其对市场份额的影响是有限的。外资银行带来的是潜在的竞争压力,虽然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冲击在所难免,但在多数条件下,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银行业开放后的竞争环境与泰国和菲律宾不同。国有商业银行不再受政府的严格保护,这一点与泰国不同;中国银行业尚未化解的系统风险,使政府对国外竞争主体的引入是循序渐进的,目的是通过适度竞争,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率,提高抗风险能力,这一点与菲律宾有区别。

  我国目前尚未完成银行体制市场化的改革,在银行业开放的初期,政府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对外资银行还将采取审慎的非限制性措施,外资的进入不会给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带来大的变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有限。

  竞争主体以国内银行为主

  当中国银行业开放时,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均需遵循市场规则,参与市场竞争,承担市场风险。当银行的经营风险转由社会投资者承担时,就会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得以确立。

  银行经营者必须将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对风险的控制纳入银行的战略规划。明晰发展战略,确立行业竞争优势成为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外资银行出于对其业务范围、风险和投资成本的考虑,将以参股中资银行为主,新设分行为辅。外资银行通过参股中资银行即可获得投资收益,还可规避政策风险,更可谋求实质经营权。

  外资通过资本的力量将市场竞争压力推给了中资银行,开放后的市场竞争主体仍将以国内银行为主。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同类业务在市场份额上的竞争,更多体现的是不同竞争主体及其站在其身后的外资银行竞争战略。竞争的形态将不仅限于对优质客户的争夺,而是对金融领域更多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与深化。

  利率风险加大

  资本市场的开放,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首先是存贷款息差的缩小,其次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由规模扩张转变为以控制利率风险为中心。

  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开放的经验表明:银行业市场的开放将使原垄断经营形成的高利差逐步缩小。菲律宾经验均显示:在资本市场开放初期,利差水平的变动幅度较大。菲律宾银行业1995 年平均利差的中位值较1994 年降低125 个基点。我国自2003 年开始实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的浮动,其中贷款利率2003年和2004 年的上浮区间分别为30%和70%,从上市银行的运行数据来看,存贷款息差水平下降趋势明显。预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整个银行业的平均利差将从目前的3.5%缩小至2.5%,与周边市场2%的息差水平逐步接轨。

金融保护期终结后银行竞争格局动向

  我们认为,银行业市场开放后,商业银行所需面对的最大的风险的利率风险。泰国经验表明:政府对破产银行隐性或显性担保,使商业银行忽视对风险的控制,鼓励商业银行以非正常的高利率向高风险投资项目发放贷款,不良资产随之大量产生,当不良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银行危机就爆发了。

  我国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在资本市场开放前完成国家隐性担保从金融领域的退出。其目的就是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促使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受央行管制,商业银行基本不承担利率风险,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风险意识薄弱,管理人才缺乏。银行市场的开放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以利率为中心,围绕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对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研发与创新能力。经营管理重点的改变是银行业市场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最大改变。

  国有商业银行:未来的巨人

  巨人的崛起

  今年以来,交行和建行的改制上市掀起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新高潮,未来两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将是主导资本市场走势的重大事件。

  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后达标期限是2007 年1 月1 日。按照新办法计算,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缺口约为1.3 万亿元6,去除央行已对中行、建行和工行的外汇注资600 亿美元以外,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缺口尚有8000亿元。国有商业银行这一巨人的崛起首先是通过多渠道融资填补资本金缺口,其次将伴随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健康成长,并将以脱胎换骨后的新面貌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当然,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适度的监管体制、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良好的债权文化。

  巨人的优势

  毫无疑问,获得资本补充的国有商业银行借助其已有的市场垄断地位,在规模与业务覆盖面方面形成对其他中小银行强大的竞争压力。

  泰国经验显示:在资本开放初期,东道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对市场的垄断可弱化外资进入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改变。与泰国不同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不是来自于政府的保护,而是来自于国家隐性担保退出后的市场化经营。这种市场化的竞争有利于保持我国开放后金融体制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股份制银行: 困境与出路

  生存困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先后成立了十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之初的战略意义已不复存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存困境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资本困境:在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下,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一样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经营为主。资本约束机制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样面临资本缺口。同已获得融资渠道的上市银行相比,未上市的股份制银行的资本瓶颈越加突出。

  规模困境: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居商业银行的中游水平,从国外政府解救银行危机的经验来看,太大的银行倒不了,因为大银行倒闭所造成的损失政府承担不了;小银行也不易倒,因为小银行的解救成本较低,政府会忍不住出手,只有中等规模银行的经营风险最高。这种风险的存在使股份制银行在业务拓展处于不利地位。

  政策困境:股份制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战略任务已经完成,难以获得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生存出路

  差异化竞争,确立细分市场优势。在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之下,在资本约束机制生效之前,处于幼童时期的股份制银行采取规模扩张的方式不失为一条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但当规模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加之资本的约束和竞争对手的压制,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扩张必将受到限制,这就迫使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向以盈利持续增长为目的的精细化经营,扬长避短,集中优势资源确立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通过与外资银行联合,引入先进的技术,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竞争实力。在我国资本项目管制完全取消之前,央行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将继续实行审慎监管,外资银行通过参股中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捷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的分布以经济发展迅速,金融总量较高的东部地区为主,与外资银行目标客户的分布相符,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外资银行理想的参股目标。

  综合评价

  对银行绩效的评价有多种方法,我们从盈利能力、经营能力、获利能力、资产流动性和资产质量五方面,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部分指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1 。

  表1: 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比较

  

border=1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