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半年投诉15宗 韦奕礼立法会检讨累股证(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 09:0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有部分国际投资银行去年Accumulator的推介很激进,风险控制把握的不好,结果导致其私人财富管理的客户亏损非常厉害。”有投行业内人士告诉本报,其中部分原因在于,部分投资银行的私人财富管理客户的门槛较低(500万美元),而客户经理在对待这些相对的“小客户”时相对较为激进,而对大客户来说,由于资金量巨大,客户经理为留住及不损伤客户的资金,会慎重考虑该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因此向大客户的推介就谨慎一些。

  业内人士介绍,像港交所(00388.HK)、中国人寿(02628.HK)等蓝筹股几乎都是Accumulator的热门标的股,而此类股票目前跌破协议接货价,投资者的亏损非常巨大,业内甚至有意见,目前股市大跌因素当中,Accumulator平仓活动当属最大的推手之一。

  然而,香港证监会却否认了这种看法,该会之前宣称,“目前并无证据显示,终止Accumulator合约的活动已对市场的稳定性构成重大的影响。”

  “专业投资者”之问

  由于投资者亏损严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业内意见声称,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问题就在于金融机构在向所谓的“专业投资者”兜售产品时,钻了监管的空子:一方面不需要经证监会核准,另一方面,又未充分向投资者揭示投资风险。而所谓的“专业投资者”自身也或许并不是很专业,有的“大户”甚至根本无法读懂产品的英文合约,对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因此被狠狠“忽悠”了一番。

  对于此类监管,其它国家的经验又如何?在7月3日立法会的研究材料中列举了新加坡和英国的做法。在英国,专业投资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机构投资者,如金融机构及政府机构,它们是因为所拥有的身份而被界定为专业投资者。第二类是高资产净值(high net-worth)人士,他们是因为本身的财政状况,并且符合其它准则而被界定为专业投资者。其中,后者被称为“选择性的专业客户”(elective professionalclients),在新加坡则被称为“认可投资者”(accredited investors)。

  研究指出,“在英国及新加坡,专业投资者应具备可自行作出投资决定的经验、技巧及知识,及/或拥有财政资源以取得具有该等经验及知识的建议。”因此,虽然专业投资者没有获得散户可能需要的同等保障,但却可享有散户投资者不能参与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很多发行商愿意集中向专业投资者推销金融产品,因为这些邀约(offer)受到较宽松的监管规定,可获豁免遵从部分存档规定(即有关招股章程的规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累股证成魔鬼漩涡 中国新兴富豪投诉洋管家

    累股证成大户杀手 任志刚称将调查错误销售

    累股证巨亏 港上市公司主席输了数十亿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