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的空与不空:外资机构似成反向指标

2013年03月25日 07:34  证券时报网 

  近年来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外资机构对中资银行的看法似乎已经成为A股市场明确的反向指标。

  上周一摩根大通发布研究报告,认为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速放缓将降低中国经济的投资吸引力,并且建议投资者做空四大国有银行。话音刚落,中资银行股上周三在A股市场即出现大幅上涨,中信银行更是强势涨停。有意思的是,摩根大通的这份报告还引发了一场机构之间的口水战,相当多数的内地券商纷纷撰文称小摩的看空逻辑和判断“不靠谱”。

  单从A股走势来看,摩根大通的判断确实不靠谱。因为本周就将是A股上市银行集中披露年报的时候,而从此前预披露信息和已经披露的银行年报看,银行向A股投资者呈上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将是比较确定的事情。年报数据值得期待的原因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挤压了银行传统的利润空间,但是至今来看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还算有效。

  另外,与银行经营息息相关的外部经济环境,压力虽大,但未来发展空间确实不小。上周后半段A股市场的走势印证了这一点,自上周三起相当多数的银行股都呈现强势反弹的走势,除国有大行涨势不温不火之外,业务有一定特色的股份行这几天里的股价表现都相当不错。

  不过,H股市场却没能完全响应A股市场的走势。摩根大通点名建议做空的四大国有银行H股股价,除上周三与A股价格同步出现反弹之外,其余时间的表现均乏善可陈。而且,摩根大通也并非唯一一家看空机构,包括野村、瑞银、美林和巴克莱等机构在内,近期都曾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和银行未来的走势并不乐观。很显然,如果按照现实的股价表现,投资者在H股市场参照摩根大通的建议卖空银行股,是有相当机会获得不错回报的。

  为何对于A股不靠谱的判断,却能在H股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记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市场的资金走向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背离。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注意到,今年2月份以来,年前曾经闹到不可开交的热钱袭港事件好像一夜之间就变得悄无声息。记者翻阅了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美元兑港元即期汇率走势,发现自1月份起曾经一度牢牢封死在强方兑换线附近的港元汇率就已开始急剧攀升。而彼时,正是市场传闻美联储有可能提前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并逐步退出现有宽松货币政策之时。一时间,几乎所有新兴市场面临着相当大的资金外流压力。与市场预期所对应的是,恒生指数从2月初开始一路下行,而内地银行的H股走势,也基本上与这一趋势吻合。

  但与此同时,A股市场近期的资金走向却完全不同。一方面,外汇占款的数据显示1月份有大量资金进入内地市场;另一方面,一年一度的信贷投放洪流也正好开闸。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向,也是从近期才刚刚从净投放转变为净回笼。显然,A股市场并没有资金外流的压力,反倒是市场对各种增量资金入场的预期还在不断高涨,比如近期热议的地方社保资金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等。

  因此,在两个不同的市场环境里,同一个标的的投资建议确实有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机构对市场的看法就一定是“阴谋论”。对市场熟悉的投资者应该很清楚,任何投资建议都是在参考基本面和资金面等多种因素之后才能够给出,一旦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相应判断也会随之改变。

  最近的典型案例,就是很多外资机构并没能准确预计美联储在去年9月启动QE3。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在大量资金涌入H股市场的情况下,一个月前对于中资银行股的看空判断顿时成了过眼云烟。在民生银行上大赚特赚的史玉柱[微博],甚至都不忘在微博上调侃一下对手——恶意做空民生的坏蛋,内裤输掉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专家称近年政府造城卖地拿走农民30万亿
  • 体育CBA总决赛II易建联26+11 广东2-0山东
  • 娱乐旧爱挺人工D奶 婚宴拒请吴宗宪(图)
  • 财经消息称下月起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
  • 科技马化腾:运营商应转向数据业务微信不收费
  • 博客唐师曾:基辛格吊唁乒乓名宿庄则栋(图)
  • 读书空前绝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
  • 洪平凡: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仍不合拍
  • 叶檀:房价失控背后的结构调整真相
  • 张明:中国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周永亮:无锡尚德破产告诉我们什么
  • 倪金节:房价涨势即将失控?
  • 姚树洁:有利益无灵魂的房市极可怕
  • 王东京:企业岂能一关了之
  • 徐斌:中国城镇化原动力是对外开放
  • 陶冬:塞国危机未解 联储承诺稍变
  • 梅新育:铁道部改革应始终坚持发展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