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RBS减持中行悬而未决 中资行泰山仍压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 03:22  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内,中、建、工行分别还有至少299亿、135亿、241亿股外资持有的H股可流通

  周静雅

  最近这轮外资减持中资银行股热潮,或许还未到终了之时。今年之内,中行、建行、工行分别还有至少299亿、135亿、241亿股外资持有的H股可流通(不含已减持股份)。

  “苏格兰皇家银行(下称‘RBS’)还没有就是否继续持有中国银行H股作出最后决定。如果减持,会事先知会中行。”面对中资银行股遭减持的“风潮”,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不过,当年与RBS一起组团入股中行的外资小股东,已经可以自由出售他们的股票了。”

  本周二,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的李嘉诚基金(Magnitico Holdings Limited)表示,将以折让价沽出20亿股中国银行H股。随后,有海外消息称,中国银行的第二大股东RBS也正就出售在中国银行的30亿美元持股进行讨论。

  昨日,王兆文对本报记者表示,RBS已就减持一事与中行进行过详细沟通。目前RBS还没有最终决定是否要减持其所持的中行4.3%H股。但RBS方面已经确定,将不再代当年入股的另外五家外资小股东持有其股票。此五家小股东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减持中行股票,并无需告知中行。

  2005年8月,RBS通过组团的方式协同另五家金融机构斥资30.48亿美元购入209亿股中行H股,并设专门的外资法人机构RBS China与中行签订协议,经稀释后该部分股份占中行总股本的8.25%。该部分股票已于2008年12月31日解禁,可自由流通。

  按照协议,RBS持有RBS China的51.60%股份,经换算后,约持有中行H股108亿股,持股比例占中行总股本的4.3%。另五家外资小股东分别是:李嘉诚基金持股50.7亿股,美林证券的连署机构Temmurgal HoldingCo AB持股18.8亿股,对冲基金D.E. Shaw成员公司、橡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LLC)的全资子公司各持股11.5亿股,对冲基金Och-Ziff的集团成员持股8.8亿股。

  此外,在2005年的配售过程中,中行还有另外三家战略投资者,分别是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瑞士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持股比例分别为4.13%、1.33%和0.20%,这些股票都已于去年底解禁。

  对于李嘉诚基金减持20亿中行H股的举措,王兆文表示,这是中行没有办法控制的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行没有权利禁止小股东的自由买卖。“这几家小股东已经没有义务事先告诉中行是否要减持了。

  事实上,我们也还不知道李嘉诚的基金到底卖了多少股票,也不知道是在哪里以何种方式交易的。”王兆文称。

  王兆文同时称,RBS首席执行官Stephen Hester本周在北京出访的行程中,与中行方面就持股事宜、业务合作有过交流,但主要是检讨RBS自身的财务现状和经营状况。他还强调,RBS如果有减持意向,会事前知会中行,并会与中行一起维持市场的稳定。

  此前的2008年12月31日,中行的战略投资者瑞士银行在解禁期满的第二天即清仓其持有的34亿股中行H股。据海外媒体报道,瑞银借此套现8.35亿美元,而瑞银为此付出的成本是4.916亿美元。而昨日,李嘉诚基金也开始以每股1.98港元的价格出售中行股份,其当年购入价为1.14港元/股,仅昨日的配售即获利超过2亿美元。

  事实上,外资战略投资者减持中资银行潮还远未过去。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行的所有外资战略投资者持有的约350亿股H股的解禁期都已过。而美国银行周二虽然已经售出56.2亿股建行H股股份,却仍有135亿股H股可以自由流通。而另一家上市的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其外资投资者高盛集团、安联集团、美国运通,在今年4月28日即可将持有股权的半数——120.92亿股H股——进行上市交易,并在同年10月20日解禁完毕。

  经计算,今年内,中行、建行、工行分别还有至少299亿、135亿、241亿股外资持有的H股可流通股(不含已减持股份)。

  花旗银行昨日发布报告称,中行目前估值虽然是同业中最便宜之一,但被大手笔减持的隐忧仍然存在。中行的基本不利因素虽然减少,但净息差和信贷成本等问题依然对盈利前景构成风险。高盛发表最新报告也称,尽管内地银行基本面强劲,但外资策略股东减持的困扰短期内都挥之不去。而瑞银则认为,目前建行的相关不明朗因素暂时消除了,反倒是工行2009年将有多达380亿股禁售H股解禁(包括全国社保基金持有的),可谓市场的更大隐忧。

  相关专题:

  中资银行H股遭外资股东大规模抛售

  相关策划:

  瑞银套现中行33亿H股

  国有银行改制 外资年赚万亿?

    相关报道:

    银行股买还是卖 外资银行与国内分析师生分歧

    叶檀:抛售中资金融股 外资奉行现金激进主义

    两大因素引发外资套现潮

    专家:外资机构套现和坚守各有理由

    中国经济时报:外资为何接连抛售中资银行股

    郭田勇:外资抛售中资银行股有可能得不偿失

    国泰君安:外资减持并非不看好中国银行股

    外资相继减持伤人气 中资银行股再遭沽压

    中资银行股两市受挫 外资股东相继减持伤人气

    建行和中行双双遭外资股东减持

    建行中行H股遭外资股东大规模抛售

    资金链紧令外资套现自救 或抛国内银行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